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考研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硕士文凭含金几何——研究生教育缩短学制引出话题
来源:荆楚在线-湖北日报     2005-10-29 10:18:00
 

    从今年开始,全国多所高校硕士研究生学制将压缩为2年。

  眼下,2006年研究生考试报名正热。这一信息在高校传播后,华中科技大学白云黄鹤BBS上一篇《两年的硕士有什么价值?》的帖子一石激起千重浪,连续多天成为BBS当日十大热点话题。质疑:硕士文凭贬值了吗化学系硕士研究生李和说:从三年改为两年,对于理工科的硕士生来说时间有些短,第一年上基础课程,第二年几乎没有太多时间做课题。学习和科研方面易打折扣,有点混文凭的感觉。

  物理系硕士研究生吴祁说:两年制下,研究和学习要同步进行,选修课程被压缩,导师讲课不深入,基础理论功底不扎实,研究的成果会比较粗糙。毕业前要兼顾写论文和找工作,时间紧,压力大。

  能源学院硕士研究生周丙超则认为:我不觉得读两年以后会贬值!我觉得研究生最具可塑性,本科生缺少理论和实践知识,而博士生的发展方向相对单一。现在社会变化快,缩短时间不全是坏事。

  不论持什么观点,大家都认为,硕士研究生教育学制改革不仅将对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与博士生教育之间的关系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将直接影响到社会高层次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是一项关系到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及其社会功能发挥的重要举措。回顾:长学制教育贡献卓著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别敦荣认为,与美欧国家相比,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实行的是长学制,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层次。20多年来,长学制硕士研究生教育为我国各类高校和科研机构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输送了数十万生力军。

  他说,长学制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我国自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1981年实施研究生学位制度,从一开始就把硕士研究生教育确定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层次,为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培养了大批高层次学术人才。以高校为例,“文革”结束后,高等教育百废待兴,面临的最大问题和困难就是高层次人才匮乏。随着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建立,研究生教育为高校输送了大批高层次人才,逐步改变了高校师资队伍的学历学位结构。比如,高校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比例,到1987年达到8.67%,1990年已经达到15.23%,2000年达到23.38%,2004年上升到32.3%,超过30万人。在20多年的时间里,仅普通高校教师就从1978年的20.6万人,增加到2004年的85.84万人,增长超过了4倍。在专任教师总人数成倍增加的同时,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人数的比例保持了同步增长,如果没有长学制的硕士研究生教育提供的高层次学术性研究人才支持,我国高等教育是难以取得今天如此辉煌的成就的。现实:长学制仍是主要形式别敦荣教授认为,学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适时进行调整或改革。在硕士研究生教育学制改革问题上,继续实行长学制还是实行短学制,抑或实行灵活学制,不仅将影响到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培养和就业,而且将对我国人才队伍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长学制硕士研究生教育所面向的社会需求是否已经萎缩了呢?客观分析表明,这种社会需求不仅没有萎缩,而且还在进一步扩大。

  在我国现有2236所高校的94.45万专任教师中,尚未获得研究生学历的超过三分之二,而在全部专任教师中,45岁以下的年青教师占了近80%。按照我国高校近几年发展势头,每年全国高校补充的新教师都在10万人左右。从数量上讲,每年全国研究生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和毕业生人数均显著增加,但就高校对高学历教师的需求而言,博士毕业生根本不可能满足需要,在很大程度上还必须大量依靠硕士毕业生。目前,部分重点高校在补充新教师时已经对硕士毕业生亮起了红灯。但据统计,我国高校94万多专任教师中仅有不到8%的人拥有博士学位,也就是说,全国高校只有7万多教师拥有博士学位。假如未来一个时期我国高校每年毕业博士生5万人以上,即便全部留校任教,也需要15年以上的时间才可能使高校教师学历达到博士化。

  因此,侧重培养学生基本理论功底和科学研究方法的长学制硕士研究生教育仍然有其适应性,在未来一个时期仍然是影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教育层次和教育形式。未来:短学制需求不断增强

  由于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各方面对人才的需求也呈多样化,因此师生们对短学制教育也有着理性化思考。

  华中科大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范华汉说:研究生学制改为以两年为基础的弹性学制,是适应研究生培养目标由“以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应用型和学术型人才并重”的转变。

  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赵振宇说:对普通研究生和硕博连读生实行分类培养,前者主要走应用型培养道路,后者走学术型培养道路,让应用型和学术型人才逐渐实现分流。

  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王炎坤说:两年制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由于学制缩短,研究生同时要面对学业、科研、论文的多重压力,因此应提前进入实验室,尽早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

  别敦荣教授则认为:近年来高校毕业研究生就业趋向的变化使人们看到了日益增长的短学制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社会需求。据统计,到2003年,全国已培养了83万名硕士和11万名博士,总计在94万人以上。除30余万人在高校就业外,其他超过三分之二的人主要在各类经济产业部门就业。可以预料,在未来一个较长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仍将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经济和社会其他部门对应用性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将继续攀升。

  还有一个事实是,尽管我国研究生教育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但不论是高层次人才的相对比例还是国际比较都显示,我国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2000年我国29个专业技术系列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人员共157.3万,仅占总数的5.5%;每万名劳动者中有研究开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11人,而一些发达国家均接近或超过100人。高层次人才紧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人才战略实施、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这种状况表明,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任重而道远,研究生教育必须深刻把握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主动调整学制,缩短研究生学习年限,建立应用性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硕士研究生教育体系。

■相关链接  
  • 硕士文凭含金几何——研究生教育缩短学制引出话题
  • 男生最不愿与你分享的六件事
  • 赵薇:我考研是为了储备一点求生的技能
  • 法国中学生“留学”杭集中学
  • 中学在读生留学加拿大指南
  • 学费贵 工作少 英国应改善留学环境
  • 高中留学的四大准备及留学信息
  • 大陆稳居加拿大卑诗省上半年新移民排行榜榜首
  • 中国留学生为何吸引国外奖学金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