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教育服务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请不要把贫困生“标签化”
来源:新华网     2006-9-5 20:40:00
 
    新华网济南9月5日电(记者 张晓晶)大中专院校已陆续开学,对贫困新生的资助活动也在各地相继展开。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完成学业,是社会的慈善友爱之举,但是一些不恰当的做法,救了大学生的贫,却伤了大学生的心。

    山东某地一所高校里,每一位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大学生都必须在老师和同学面前陈述,说自己家如何贫困,说自己将如何克服困难度过大学生活,这一做法对于那些原本因为贫困而有些自卑的学生无疑是一场考验。为了避免尴尬的一幕,一些学生选择了放弃申请贷款。

    记者曾经采访过不少贫困大学生,在采访结束时,他们无一例外地要求记者,在公开报道中不要提及个人姓名。有的贫困生宁愿靠家庭四处举债求学,也不愿意接受社会资助,就是害怕因为贫困而在众人的视线里曝光。

    近年来,大学学费提高,贫困生的人数也不断上升。资助贫困生并不是把钱和物送到他们手里,解决其吃穿问题就万事大吉了,还要考虑这一群体的特殊性。由于经济压力,贫困生的心理更加敏感,容易自卑焦虑,悲观失望,郁郁寡欢,有极少数经济困难的学生在挫折和压力面前,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贫困虽然并不可耻,但是贫困生内心里还是不希望被人另眼看待。

    要使被资助学生觉得心安,需要实施“无痕化”救助。以前,有的学校在给贫困学生发放救助物资时统一样式,给贫困生买同样的衣服,发放同样的生活日用品,就像给贫困生贴上了标签,结果这些物品被很多学生束之高阁。现在,一些高校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山东大学去年给贫困生发放棉衣时,选择了不同款式不同颜色的服装,让贫困生感到更加自在更加温暖。一些学校还设立爱心超市,提倡同学将不用的物品进行爱心交换,避免贫困生公开接受他人物品的尴尬。

    对贫困生的帮扶是个系统工程,不仅要从经济上解决他们的学习生活问题,还要从学习到就业、从心理到生活等多方面系统地对他们进行帮助。比如,可以悄悄地对他们进行资助,而不必让他们在镜头中露面;可以给他们提供更多自力更生的机会,既扶贫又扶志;还可以给他们提供更多心理支持,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就业能力,使其毕业后更加适应社会需要,终身受益。(完)

■相关链接  
  • 湖北将建立教辅教材征订发行黑名单制度
  • 四川崇州疑似食物中毒小学生病情基本稳定
  • 记者采访北大书记:批评者其实并不了解情况
  • 大学开学 亲友团是学生的4倍
  • 兰州一小学要求家长帮着学生搞卫生
  • 复读还是上三流大学?这是一个问题
  • 年年查校巴还是狂超载 民办学校仍然铤而走险
  • 连续三年未招生的高职高专专业要作废
  • 北京成考艺体类院校加试开始 9月8日前完成报名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