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求职就业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大学生就业,做好“加减乘除”
来源:人民日报     2007-6-21 14:03:00
 

     大学生就业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件大事。总结高校实行“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大学生就业新方式以来的实践经验,做好“加、减、乘、除”法,是打开工作局面、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一种思路。

    加法,就是要不断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和择业水平,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这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根本。大学生就业能力既包括专业知识水准,更包括思想道德水平、实践动手能力、专业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择业水平则反映大学生自身职业生涯的设计和专业发展能力,以及联系社会、推介自己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是通过高校的日常教学活动来实现的。要通过各种措施,使学生得到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使大学生在就业、择业的过程中更具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

    减法,就是要不断化解大学生的就业障碍和不利因素。大学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有一系列障碍因素,诸如专业培养目标与就业市场的要求存在不同程度的错位,择业过程中的就业期望过高或信心不足,就业资源使用不当等等。这些障碍因素有些是教育和就业指导不足造成的,有些是学生自身所存在的问题,要采取各种措施消除或减弱这些不利因素。这就需要通过加强就业指导,针对专业情况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就业方向,提高择业技能;通过开展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通过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及时地解决和排除就业过程中的各种心理问题。

    乘法,就是要尽最大可能拓展大学生就业市场需求信息,扩大择业宽度。这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关键。一般来说,每个专业的择业指数如果能达到1∶3以上,就为大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择业宽度,就业率的提高就有了坚实的保障。大学生就业市场信息的拓展包括就业市场范围的拓展、就业信息获取手段的拓展和就业方式的创新。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各类信息以及围绕这些信息所提供的就业服务,都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有效手段。因此,不断开拓大学生就业市场信息,构建和完善高校就业服务体系,都需要花大力气持续推进。

    除法,就是要将就业压力分解到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各类群体中去,形成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局面。首先要唤起大学生就业的主体意识。自主择业的核心在于“自主”,大学生要树立起积极、正确、切合实际的择业观,要通过从职业生涯设计开始的全程化就业教育,培养起大学生就业的自主意识。与此同时,高校要将所拥有的社会资源使用起来,为大学生就业服务,例如校友资源、合作关系资源、创业资源等。利用家长资源为大学生就业服务是我国大学生就业的重要特色。更重要的是,政府要发挥职能,不断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岗位。只有调动各种社会力量,按照大学生就业的内在要求提供各种服务,才能使高校的就业压力得到分解,大学生就业水平才能持续地提高。

    大学生就业率的提高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全部过程和每一个环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好“加、减、乘、除”法,构建起功能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是提高大学生就业水平的一种有益探索。(广西大学党委书记 阳国亮)

■相关链接  
  • 辽宁:外省籍大学生可先落户后就业
  • 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河北将实施就业援助
  • 老汉小学内给孩子做饭16年 退休后难舍重返校园
  • 毕业不就业的漂泊族调查:他们在忙什么
  • 人才市场走进校园 苏州构建就业服务新平台
  • 学校实行就业导师制 人大培训学院高招访谈
  • 为了“刺激”消费 校园周边小卖部竟给学生赊账
  • 大学生就业 首选公务员
  • 渝部分专业2004—2006就业情况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