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旨在提高就业质量,确保“零就业户”人员就业后不再下岗的就业援助新措施,在辽阳市全面启动。截至6月末,该市“零就业户”已有1813户实现就业,占“零就业户”总数的82%,“十一”前,该市将消灭“零就业户”。
辽阳市有“零就业户”2233户,为帮助这些家庭走出困境,今年该市给“零就业户”吃“小灶”,针对这部分特殊人群,实施了一系列就业援助措施,让“零就业户”就业后不再下岗。
逐户对接,分类帮扶,提高就业质量。该市在摸清“零就业户”底数的基础上,将他们分成10类,建立了“零就业户”动态档案,一户一册,做到了“零就业户”的自然状况清、失业原因清、求职愿望清、就业状况清。对缺乏劳动技能和新成长的劳动力,市、县(市)区、街道三级培训机构向他们敞开大门,随到随学。购买公益性岗位,向年龄偏大的人员倾斜,183人在公益岗上实现再就业。帮助协调落实了减免税费等政策,办理了小额担保贷款,14人自主创业。
政策帮扶,鼓励各方参与,促进稳定就业。该市进一步完善了对招用包括“零就业户”人员在内的特殊就业困难对象的用人单位,给予一定比例的岗位工资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企业吸纳“零就业户”人员就业,其工资支出可在所得税法允许的范围内,给予税前扣除的优惠。建立公益性岗位空岗申报制度,新开发和新出现空岗的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零就业户”人员。同时,劳动部门全程介入,监督用人单位为这些就业人员缴纳社会保险,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跟踪服务,掌握动态信息,确保就业质量。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结合自身“近水楼台”的工作特点,给全系统500名党员干部、街道和社区的工作人员每人确定一个联系户,不但要尽快帮助“零就业户”人员找到工作,还建立了长期包保责任制,保证让他们长期在岗不下岗,一包到底。同时,将市职业介绍中心的20名信息员分成6个“零就业户”帮扶小组,建立起一对一的联系,帮助“零就业户”找岗位,同时,随时掌握他们上岗后的动态,一旦有可能出现变动,马上衔接好新岗位,下岗立即转岗,确保他们不再下岗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