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就业岗位的区域特性日益突出。日前,上海市职业介绍中心对2005年上半年本市用人单位发布的招聘岗位进行了统计。统计发现,按照招聘岗位所在的地理位置划分,不同区域的岗位呈现出各自的特点。为此,上海市职业介绍中心发布了今年最新的“求职地图”,把上海划分为中心、东南、东北、西南和西北五个板块,并分别标出其岗位特色,让求职者能够轻松地按图索岗。
中心板块:现代服务业的“风向标”
作为本市的商业和金融中心,由黄浦、卢湾、静安、长宁、徐汇组成的中心板块是本市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聚集地。从上半年的统计数据来看,中心板块岗位需求十分旺盛。该板块发布的岗位数为17.2万个,占全市所有岗位的33%。其中,以金融保险、商务及会展策划、客户服务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岗位,在该版块总岗位和全市服务性岗位中所占的比例分别达到55%和42%。 而随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临近,作为本市四、五星级酒店主要聚集地,未来几年内中心区域的酒店和餐饮业人才需求将不断增加,既包括基础性人才,也包括高级管理人才。今年上半年“上海公共招聘网”上有关酒店业岗位的日均有效岗位数达到了200以上。但专家同时提醒求职者,虽然中心区域所提供的岗位较多,但竞争也相对激烈。据统计,该板块发布信息的供求比率普遍在1:3左右,即平均每个岗位有3人参与竞争。
东南板块:先进制造业的“旗舰”
同处黄浦江东岸的浦东和南汇组成了就业地图的东南板块。其中,浦东新区以9万个招聘岗位位列全市第一。
物流贸易与运输成为这一板块就业的热点。随着浦东外高桥物流园区的逐步形成,相关岗位的需求日益增加。今年上半年,“上海公共招聘网”上有关物流岗位的日均有效岗位数超过了三百。与此同时,依托深水港的建设,南汇正在加快建设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港城物流产业区、国际医学园区和信息产业园区,加快发展以现代物流业和现代装备制造业为特色的海港经济,更使该板块内物流岗位数量大大增加。
东北板块:市政建设拉动就业
由虹口、闸北、杨浦、宝山、崇明组成的东北板块,近年来由于市政建设,增加了大量的市区动拆迁居民。随着配套商业服务设施的逐步跟进,大型购物中心、居民服务娱乐场所相继兴建,提供了大量的服务型岗位,第三产业蓬勃发展。该区域上半年共发布了11.4万个岗位,占全市所有岗位的22%,仅次于中心板块。 尽管就业行情看涨,专家还是提醒求职者,由于迁入人口过多,就业人员相对集中,区域内的岗位数量还是相对不足。随着轨道交通一号线延伸段的开通、中环线的建成,该板块居民外出就业将更加便捷。放开眼光,到区域外就业可能会增加成功的几率,不失为明智之举。
西南板块:高校“亮”点有待发“热”
由闵行、松江、金山、奉贤组成的西南板块是产业园区的聚集地,所提供的岗位具有相当的相似性,约40%集中在IT产业、电子制造等相关产业。
高校聚集无疑为这些产业提供了科研力量和技术支持。除了松江大学城、上海交大之外,还有越来越多的高校正逐渐搬往这一地区。这些高校的学生往往成为该板块内不少产业园区内企业用人的主要来源之一。上半年该板块在“上海公共招聘网”上日均有效的应届毕业生岗位超过了四百个。
随着该区域内高校数量的进一步增加,将给该板块的就业带来一些新的契机和热点。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教育科研、后勤服务等与高校相关的岗位需求将有所提升。高校相关产业也被进一步挖掘。
西北板块:期待象F1一样“奔驰”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由普陀、嘉定、青浦组成的西北板块是上海与江浙两省沟通的门户。今年上半年该板块总共发布的招聘信息数为5.3万,占全市总数的10%左右,区均不到2万,位列所有板块最末。
但值得关注的是,由于位于嘉定的上海国际赛车场今年接连承办F1、MoToGP、V8等国际级赛车赛事,赛场周边的酒店、餐饮、旅游等行业的劳动力需求量都将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从交通便捷方面来讲,虽然嘉定区目前没有轨道交通穿越,但A30郊区环线、A5嘉金高速公路、A10沪嘉高速公路贯穿其中,也从一定程度上增加该区的就业吸引力。
与此同时,青浦近年来对朱家角、淀山湖等旅游景点加大了宣传开发力度,也使当地的旅游相关产业成为了新的就业增长点。
为此,职业指导专家指出,受产业结构和地理位置的制约,西北板块的岗位数量相对较少,但也不可忽视这一区域所具有的一些优势。随着与长三角地区间交流的日益频繁,将给作为“门户”的普、嘉、青三区旅游、酒店、餐饮等服务性就业岗位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该区域的发展也必将驶上快车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