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由南京市公安局、卫生局、文化局等六部门联合召开的“南京市公共娱乐服务场所从业人员培训班”圆满结束。30余名娱乐服务场所的管理、服务人员参加集中培训考试,考试合格后发放四部门联合制作的场所信息登记卡南京公共娱乐场所从业人员上岗培训工作由此拉开序幕。
六部门联手:
从业人员实行“准入制”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对公共娱乐服务场所行政审批的取消,南京公共娱乐服务场所近年来数量大幅上升。公共娱乐服务场所主要是歌舞、游艺、棋牌等娱乐场所,洗浴、按摩、美容美发和酒吧、茶座、咖啡馆等服务场所,影剧院、音乐厅等演出、放映场所和体育场馆以及游览、游乐场所。目前,南京各类场所已达6000余家,其中从业人员数量也随之急剧增长。为进一步强化行业的自律意识,提升从业人员的整体形象,南京借鉴兄弟城市的管理经验,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江苏省公共场所治安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市公安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文化局、卫生局、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发文,决定从即日起,联合对全市公共娱乐服务场所从业人员实行“实名登记、培训上岗”管理制度。公安、卫生、劳动、工商、文化等部门将建立联动机制,各司其职,联手出击,着力提高南京公共娱乐服务场所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公安机关将在坚持不懈地查禁打击黄、赌、毒、娼等社会丑恶现象的同时,对场所从业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提高从业人员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卫生部门加大卫生知识的宣传力度,重点开展艾滋病、性病和肺结核病预防知识的培训。文化部门从“丰富人民群众文明、健康的娱乐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出发,对娱乐场所经营者开展《娱乐场所管理条例》、《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对歌舞娱乐场所表演节目内容和游艺场所游戏项目内容的检查,确保娱乐项目内容健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场所经营进行工商管理政策宣传教育,依法查处无照、超范围经营等违法法规行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根据国家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对从业人员开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并结合按摩人员的职业技能状况和单位用工情况,开展职业资格培训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