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大学应届毕业生参加面试,当被问及“你期望工资是多少”时,往往会不知所措。对此,吉林省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孙维杰提醒,大学毕业生应聘讨论工资待遇时应有“三看”。
孙维杰说,道听途说、盲目抬高身价,容易给人留下“自视过高”的印象;如果不谙行情,把价位压得过低,容易使自己利益受损。他提醒,这“三看”包括:一看学历与能力,这是“要价”的砝码。学历在不同的行业、公司里有不同的分量,主要看工作对学历的要求度是多少。比如在大公司里,高学历被认为代表着高素质。而对于一些小公司来说,他们更需要实干型人才。所以,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学历、能力值多少,要做到心中有数。
二看市场行情,这是“要价”的尺度。大多数职位在市场中都会有一个比较公认的薪酬价格,招聘单位在考虑给毕业生薪酬时往往首先参考这些行情来决定大致的幅度。这些行情价也会因公司的性质、规模大小、行业的不同而有所浮动。
三看需求状况,这是“要价”的变数。对于自己所应聘的职业,要了解目前就业市场中对该类人才是供不应求还是供大于求。薪资行情是由市场在起指导作用,但行情价只是大致标准,毕业生要做的就是考虑怎样去“要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