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求职就业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大学毕业生频频跳槽引人注目
来源:温州日报     2005-11-30 11:11:00
 

  随着各种名目的大学生招聘会召开,我市2006届毕业生就业早已拉开大幕。有意思的是,在今年的招聘会上,不仅有应届毕业生跃跃欲试的身影,还多了这样一群寻寻觅觅的人——去年毕业的大学生们,毕业不到半年的他们,已经频频跳槽,现在他们正试图跟师弟师妹们抢“饭碗”,准备在年前找到一份工作过年。

  现象:不合适就换

  今年六月份刚从温州高校毕业的小邱说,生命其实是一个循环,拿他来说,他似乎又回到了一年前的这个时候,不停地找工作。小邱学的是环境保护专业,毕业前一直在某环保单位实习,但实习单位没有用人指标。毕业后,他和十几个同学经过层层选拔进了某食品公司,当起了业务员。小邱说:“当初毕业选择工作时,因为自己是大专毕业,再加上家里没什么特别要求,就随便挑了家单位积累些经验。”


  去食品公司试用了三个月,当试用期到的那天,小邱选择了辞职。他有些感慨地说,当初一同进去的十几个人现在只剩下四人。之所以选择离开,是因为工作和专业完全没有关系,待遇也只能勉强度日。不断地跳槽应聘,已经让小邱有些“江湖”了,他说:“第一次择业的命中率其实很小,就像第一次谈恋爱的命中率一样!不合适当然要换了。”


  小邱的下一步打算就是准备在元旦之前把工作定下来。他说这次不像毕业时找工作那么急了,慢慢找。

  类似小邱经历的人不乏少数。据小邱介绍,他们班一共38人,在毕业之前都找到了工作。现在,又有将近一半的同学重新沦为“天涯寻工人”。

  大学生短期频繁跳槽已不是个例,就业——待业——二次就业——三次就业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频频发生。同样是今年刚毕业于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专业的吴同学,毕业时签了一家鞋业公司,由于企业承诺与实际待遇相去甚远,现已毅然辞职。最近,他进了一家自己比较中意的单位。

  问题:就业的“质”和“量”

  在采访中,不少大学生向笔者透露,当初找工作确实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第一次就业经验不足,第一份工作的质量并不高。

  中文系毕业的苏同学说,第一次找工作目标不明确。因为是非师范的缘故,一直以为当老师比较困难。当初看待遇不错就进了一家房地产公司做文案,可试用期还不到,就发现这份工作并不适合自己。几次辗转之后,她现在去了一所乡村小学教书。

  大多数去年毕业的大学生介绍,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同学一般工作较稳定。而在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工作的同学跳槽概率很高,甚至有同学一个月换一次工作。究其原因,可能跟他们对自己的职业没有一个明确科学的规划有关,也跟目前温州一些企业的“华而不实”有关。

  温大(筹)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胡伟国老师分析,大学生在毕业初期往往属于职业探索期,由于个人的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与所从事的工作不相匹配,跳槽也就成为一种很正常的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国家对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这一块相对比较滞后,学生没有最终定位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大学毕业后,很多学生只看重待遇等外在条件,对职业发展考虑很少,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更缺乏规划。一个很明显的表现就是去招聘会投简历的时候,职业方向不明确,很多同学不管什么单位都投,想撒大网钓鱼。

  观点:要注重“内功”修炼

  大学毕业生频繁跳槽,暴露出目前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没有明确目标的问题。那么这对应届毕业生有什么启示呢?


  胡伟国老师建议,首先,大学生跳槽之前要保证原来工作的质,这是大学生责任意识的一种体现,更是大学生再就业的一种财富和经验。其次,大学生应尽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明确方向和目标。再次,在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初期,更应该重视自己职业生涯的发展,(指知识能力等方面的提高)。

 
  据悉,温大(筹)特地成立了大学生职业生涯开发和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首批73位职业指导师均持岗上证,帮助学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胡老师特别强调,面试技巧,自我推荐好比武侠中的外功,内功的修炼还是要靠大学生自己在整个大学期间的学习过程。

■相关链接  
  • 大学毕业生频频跳槽引人注目
  • 招聘会“挤满”毕业生招聘月
  • 地矿类毕业生紧俏
  • 明年菏泽市自学考试政策有调整
  • 滦南县环保局举行环保法律法规考试
  • 全国广电首次资格考试将在12月17日举办
  • 2005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绩可电话查询
  • 关于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时间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 烟台2006年1月自学考试12月3-4日报名通知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