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基础教育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莫让农村义务教育旧债未清又负新债
来源:红网     2006-4-11 9:56:00
 
    农村义务教育负债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各地政府、学校头痛的老大难问题。早先多数是“普九”欠债,现在进入“两基”攻坚关键时刻,一些地方又出现举债搞攻坚的苗头。教育工作者呼吁,警惕农村义务教育新一轮负债,以免学校陷入“旧债未清,又负新债”的泥潭。

  记者不久前在广西、贵州等地采访时发现,近年来由于中央采取一费制、“两基”攻坚、“两免一补”等一系列农村义务教育的政策和举措,使“学校变新了,条件变好了,尤其是那些贫困学生进得来,留得住了”,但在一定程度上却“欢喜了学生,愁煞了学校”。

  主要原因在于,由于地方财力有限,该配套的资金没配套,该补贴的没补贴。很多学校旧债没还,又负新债。各地尽管为此费尽心机,但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滚雪球”般的新旧债务积聚一起,不仅影响着地方稳定,而且隐患重重,教育部门和一些中小学校长更是苦不堪言。

  举例来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可谓是“极贫县”。全县年财政收入仅2000多万元,教育负债达3160多万元。尽管县里“勒紧裤腰带”,终于通过“两基”攻坚验收,但为了巩固“两基”成果,去年全县新建8所寄宿制学校,又新增债务200多万元,造成去学校讨债者不断。像雷山县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国家近年来推行的一系列诸如“义教工程”、“两基”攻坚等重大举措,都是确确实实的民心工程,老百姓更是拍手欢迎。问题是地方在落实这些举措的过程中,一定要“看菜吃饭”,要根据地方实际情况来部署,绝不能“拔苗助长”,更不能“打肿脸充胖子”。

  因为实施这些举措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农村义务教育创造一个良好、宽松的环境,为了让学校能轻装上阵。如果仅仅为了完成任务而大肆举债,让政府和学校喘不过气,这绝对得不偿失。

  学校陷入债务泥潭的现状必须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因为现实已经证明,部分学校因债务,教学难以为继,教学质量难以提高。今年“两会”期间,一些代表委员建议,当务之急,一是对各地各学校历年欠债,以及因税费改革、“两免一补”、“两基”攻坚形成的配套资金缺失情况进行普查;二是中央和省区市应对市县两级政府是否按照规定对教育事业投入,以及资金是否真正用在“刀刃上”进行督察;三是对地方负债建设的一些教育项目要进行抑制,防止“吃祖宗饭,断子孙粮”的现象再次发生。

■相关链接  
  • 研究生教育:招的糊涂,读的也糊涂?
  • 广东今年高考时间排定 700分以上成绩优先投档
  • 学生眼中的“怪论”老师
  • 人才培养须看市场“脸色”
  • 求职高峰警惕三类招聘陷阱
  • 8年跳了13家单位专家:频繁跳槽不利职业生涯
  • 感恩先感动 感动先感受“感恩教育”引发社会反响
  • 剑桥校长赞扬复旦自主招生 称类似剑桥招生办法
  • 鄱阳街小学尝试“无作业双休”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