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基础教育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9000万“独苗”挑战大教育
来源:现代教育报     2005-11-30 11:37:00
 

    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好吃懒做、自私专横……这是社会给出的评价。人之初,性本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没有本质区别……这是专家的观点。于是,“皮球”踢到了教育上。近日,国家人口计生委透露,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中国已累计出生9000万独生子女。9000万,这样的数据再次拷问了教育。

  “独苗”到“森林”的希望

  今年14岁的宣宇在重庆市区的一所中学念初二,那是一所在该市数一数二的中学。但记者了解到,宣宇的家并不在重庆市区,而是在很远以外的郊县黔江。为什么宣宇会跑这么远来上学呢?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外公外婆,都希望我能上好高中,考好大学。”

  宣宇的妈妈王小洁告诉记者,小宇是家里的“独苗”,一大家人都盼着他能有出息。所以从小到大,家里都尽可能地给他的成长创造最好的条件。

  记者了解到,小宇家的情况并不特殊。很多家长都是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到了“独苗”身上。“在独生子女家庭,孩子处在一个很核心的地位,一家人把全部希望都寄于其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助理研究员张晓曼认为,由于只有一个孩子,家长们自然会对这个孩子投入全部精力、倾入全部感情。她说:“家长们希望孩子健康、快乐、有出息,这是人之常情。特别是‘第二代独生子女’形成后,一个孩子往往承载着两辈人、三个家庭的希望。”

  此外,有人提出,在21世纪,我国庞大的独生子女群体将支撑起中国现代化建设,承担起迎接未来挑战的重担,他们是中国未来希望的寄托。西南财经大学人口专家吴忠观认为:“‘独苗’不但要成长为一个家庭的‘大树’,更要成长为整个社会的‘森林’。”

  “关爱”到“溺爱”的倒退

  孩子是希望,关爱孩子无可厚非,但记者采访发现,有的爱似乎过了头。

    王静然是北京中关村一小的一名小学生,她的家是个典型的“六加一”家庭,父母都是独生子,结婚后又只生下了静然。据记者了解,静然是家中的宝贝,也是绝对核心。家里人对她是百依百顺,言听计从。她的妈妈蒋女士说:“家里就这么一个孩子,我和他爸爸把孩子当宝贝,两家老人更是把孩子当心肝。”蒋女士回忆道,从小到大,静然提出的要求都是尽量满足。有一次过生日,全家人花了一千多元给孩子买了个芭比娃娃,就因为她说同桌的小朋友有一个。

  家长辞掉工作给孩子做陪读,家长排队给军训的孩子送吃送喝、16岁的孩子从没自己洗过一次衣服……事实上,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屡见不鲜。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独苗’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而这种爱却有些过火,‘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是一种不恰当而且十分危险的家庭教育。”

  家长们爱过了头,我们的老师面对这些宠爱有加的孩子们,又会做何反应呢?山东烟台开发区二小教师徐芬告诉记者:“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金贵得很,我们做老师的根本不敢批评他们,有时候对学生说话的语气稍微重一点,都让我们诚惶诚恐。”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很多老师中间,都存在不敢批评学生的心理。

  “错爱”到“会爱”的期盼

  溺爱独生子女已经成为教育界一个亟待关注的问题,教育专家呼吁:“只有学会爱孩子,才能让独生子女承载起希望,而不至于成为‘垮掉的一代’。”

  “溺爱孩子只能导致失败的教育。”儿童教育专家卢勤认为,家长出于对独生子女的疼爱,而事事满足、事实包办,这种做法的后果则会养成孩子依赖性强、惟我独尊等不好的品行。所以,家长应该学会把对孩子的爱藏起来一半。此外,卢女士还特别提到,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不应该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这样也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

  另外,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适当、科学的批评是必要的。作为老师,要及时引导孩子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独生子女的教育是家庭的事,是学校的事,更是社会的事。”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风笑天认为,全社会都应该关心独生子女的成长。


    不要太强调独生子女的“独”

    ——访北京教科院冉乃彦副研究员

    记者:现在,不少人感到一种危机,认为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不能吃苦、依赖性强等等。对此,您是如何看待的呢?

  冉乃彦:其实,不少教育专家已经达成一个共识,认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并不存在本质的区别。我个人也认为,独生子女并不像大家所认为那样,是垮掉的一代,这种观点相对有些偏颇。事实上,在很多独生子女身上,有着很多优点。

  记者: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担心并不是空穴来风,对吗?

  冉乃彦:对,大家之所以觉得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不能吃苦,就是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有这样一种感觉和印象。的确,我们在生活中,会经常看到一些独生子女很娇气,但这并不能说明我们的独生子女生就这么娇气,没准娇气的孩子中有很多是非独生子女呢。所以,我们应该反思,是不是我们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出了些问题。

  记者:那您觉得对独生子女的教育目前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呢?

  冉乃彦:现在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所以把所有的希望和关爱都集中到这个孩子身上,这就会形成对孩子的一种溺爱。目前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孩子包办过多、满足过多、期望过高,这些在教育中都是不得当的。另外,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也促使大家普遍存在重智轻德的倾向。虽然大家平时口头上也在强调德育教育,但有不少人还是把孩子考高分、上大学放到了第一位。特别要强调一点,家长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如果孩子因为家庭溺爱而养成惟我独尊等不好的习惯,就很容易影响孩子以后的成长。

  记者:除了家庭方面的原因,学校方面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吗?

  冉乃彦:就孩子的教育而言,家庭、学校、社会是一个都不能少。由于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中都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这种特殊地位使得现在的老师把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偏了,老师们不再随意批评学生,因为他们不敢去批评。于是,教育专家们忧虑了,因为这种无批评的教育是不可行的,没有批评,孩子可能就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从而一错再错,而且没有受过批评的孩子的,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容易脆弱。所以,老师们应该学会正确对待这些“独苗”,学会科学的批评。

  记者:您觉得在独生子女的教育方面应该把握怎样的方向和原则呢?

  冉乃彦:独生子女有自己的特点,比如他们交流欲望比较强,这样我们的教育就该因势利导,带孩子们多去接触外边的世界。但是,我认为不要过分强调独生子女的独,这样大家就觉不出有什么特殊了,也就会很平和地去对待独生子女教育。

■相关链接  
  • 9000万“独苗”挑战大教育
  • 58%青少年说老师家长曾侵犯自己权益
  • 中国大学生DV大赛落幕 纪实片《无烟煤店》夺魁
  • 我国20年3万残疾人就读高校
  • 大三学生创业当老板招聘大四学生做员工
  • 大学生欲筹办速配交友被校方紧急叫停
  • “成长论坛”为大学生成长“导航”
  • 身无分文赚到钱 大学生街头“生存体验”
  • 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医疗保健消费观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