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孩子的身体素质却越来越差,一时间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据去年11月份全国“区域学校体育卫生发展研究”的结题报告的调查数据显示:现代孩子没时间玩、玩不好、不会玩,这是引发孩子体质越来越差的又一“罪魁”。
没时间玩:
小学2至4年级中有94.4%的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总和能或基本能达到一小时,但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足一小时的比例在初三年级学生中攀升到34.1%,在高一、二年级中占到32.2%,在高三年级中占到28.9%。在去年11月份,全国“十五”学校体育卫生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区域学校体育卫生发展研究”的结题报告中,本市红桥区2004年9月对全区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时间所做调查显示,孩子每天的体育活动时间随着年龄和班级的增长而减少。更令人忧虑的是,孩子每天自己锻炼身体的时间也呈现出这样的趋势:每天自己锻炼身体一小时以上的,初中一二年级仅为10.5%,初三年级为0,高一和职一为6.5%。同时,仅有53.6%的学生能利用节假日等课余时间与家人或同伴经常或偶尔参加体育活动。
中小学生每天的锻炼时间之少,究其原因,只要看看孩子们的放学时间就一目了然了。调查显示,中小学生放学时间在下午6:30以后的,初中一二年级高达88.3%,初三年级为100%,高中和职专为97.8%。在学校上完了课,放学后回到家中完成作业的时间,需要三小时以上的小学生和初一二年级学生为0,初三年级攀升为35.1%,高一和职一为35%。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许多孩子一般在晚上10:30至11:00之后才能休息;而为了能够在第二天准时到校,很多孩子在早晨6点左右起床。由此算来,他们每天的睡眠时间只有7个小时左右。对于正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孩子来说,他们身体的生长发育肯定会受到不利影响。
玩和锻炼的时间都被繁重的课业负担占据,孩子们身心疲惫,导致他们面对“感觉疲倦时最想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时,选择睡觉的,小学1至4年级学生中有32%,小学5至6年级42%,初中三年级40%,高中1至3年级占到34.6%;相反,选择“参加体育锻炼”的小学5至6年级尚有48%,初中三年级仅有4%,高中1至3年级也仅为6.2%。
不会玩:
“跳皮筋、踢毽子,这是我小时候的游戏。我的儿子可玩的多了,可却玩得越来越不开心,玩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了。”采访中,一位姓张的家长不住地叹息。按理说,现在又是儿童乐园又是电脑游戏,各种各样的活动场所也增多了,可孩子们却似乎越来越不会玩了,还玩出了一身毛病。而一些“土游戏”和一些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却因为枯燥被孩子们丢弃了。
电子游戏、电视、电脑网络游戏、手机游戏……时下的儿童玩具市场,“唱主角”的也都是运用声、光、电、集成电路等高科技玩具。可是长时间玩电脑游戏往往给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带来许多不良影响,常用电脑的人更容易感到眼睛疲劳、肩酸腰痛还有头痛和食欲不振等症状。此外,长时间的不运动也容易使人出现自律神经失调、忧郁症、动脉硬化性精神病等。
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少年儿童来说,电脑、电视等高科技游戏往往更容易导致孩子视力下降、肥胖、免疫力下降等问题。而一些刺激且高速运转的游乐设施也可能会导致意外,如高空坠落、摔伤或者轧伤,还可能导致心脏病等疾病。
孩子玩刺激、玩高科技,尽管在心理上更容易得到满足,但却得不到真正的休息和身体锻炼。长时间的紧张,不仅导致孩子身体素质的下降,还容易导致孩子心理上的焦躁、自闭。
对此,一些家长也意识到,玩得不好,让现在有些孩子很懒惰,能坐着不站着,能躺着不坐着,爱吃好的、玩好的、吃不了苦、受不了委屈、身体和心理的承受能力都很差。
少壮成胖墩老大病一身 据教育部最近一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肥胖导致各种疾病成为目前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主要问题。
【案例】小李今年10岁,体重就达80公斤,上课总打瞌睡,学习成绩差、积极性不高。
最近,家长发现小李突然出现明显的尿频,晚上要跑好几次厕所,到医院检查发现小刚得了2型糖尿病。医生表示,类似小李的情况,在临床中出现得越来越多。
最新公布的儿童肥胖率统计显示,目前儿童的肥胖率达到8.1%,比10年前翻了一番。【成因】饮食过量运动少
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主任、儿童保健营养专家刘戍年表示,目前青少年肥胖最常见的是单纯性肥胖,成因主要有三:第一是过量食用油炸、高糖食品,摄入的热能超过消耗,转化为脂肪积聚于体内;第二是贪睡少动。第三才是遗传因素的作用。【危害】孩子患上老年病
刘主任表示,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睡眠呼吸障碍,这些中老年疾病,如今开始光顾青少年,罪魁祸首就是肥胖。随着年龄的增长,肥胖还会增加罹患动脉硬化、脂肪性肝硬化、高血压等顽固疾病的可能性。肥胖导致免疫力相对较差,较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哮喘等。此外,肥胖儿童相对更容易拉伤肌肉及关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