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海南频道7月11日电(记者赵叶苹、颜昊)21岁的陈彪因涉嫌杀人被拘留。他交代,因为承受不了高考压力,将辱骂他的表妹杀死。
高考前他杀了表妹
近日,在海南省儋州市第二看守所,记者见到了犯罪嫌疑人陈彪。面对记者,陈彪一脸无畏,偶尔还和摄影记者打趣说笑。
被捕前,陈彪是那大二中高三(8)班学生,学习成绩差,考上大学的希望渺茫。而他的表妹张某学习成绩很好,善于交流。
陈彪称,他舅舅家住着7个表兄妹,4个男孩,3个女孩,都在那大镇上学,表妹张某最聪明可爱,她今年16岁,是儋州市那大镇那大二中初三学生,学习成绩优异,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还是学校文艺队的骨干。他一直很疼爱她,经常给她买巧克力、水果讨她欢心。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渐对表妹的身体感兴趣,很想看一看表妹的身体,但几次尝试均未成功。
儋州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大队长王俊明介绍,5月30日凌晨1时许,陈彪光着上身戴着手套,手持水果刀,趁着家人都已熟睡,走进没有锁门的张某房间……他在张某床前看了十几分钟后,用手抚摸张某的身体。张某被惊醒,陈彪便用刀向张某的腹部捅去……
陈彪说,他之所以对优秀、可爱的表妹下毒手,是因为临近高考,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虽然很想不辜负父母的期望,考上大学,但他非常害怕参加高考,加之案发前几天,表妹在厨房里经常骂他做事笨手笨脚,他无法承受比自己小5岁的表妹这样骂他,才决定杀人。当时,他决定先杀死表妹,再自杀,这样他就可以逃避高考,家人、老师也不会怪他,同学们也不会嘲笑他,但最后他却没了自杀的勇气。
杀人因高考压力?
陈彪自称杀人的主要原因是高考压力太大,诱因是表妹骂他笨。但曾经三次审讯陈彪的王俊明说,高考压力只是陈彪犯罪的导火索,陈彪犯罪的原因很多,其中有家长关心不够、性知识教育缺乏等。
王俊明说,刚被拘留时,陈彪情绪十分低落,很难接受身边的人,很多问题想不通,这跟他长期离开父母在外上学有关。
陈彪老家在儋州市海头镇,父亲是海头镇渔民,母亲是家庭妇女。为了能让儿子上好学校,从高一开始,父母就将他送至儋州市区的那大镇上学,平时住在镇上舅舅家。除了父母偶尔来儋州看望儿子,或者陈彪回海头镇外,一家人很少交流。陈彪的舅舅徐某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不了解陈彪,很少跟他聊天,在家里陈彪也很少跟其他人交流。
王俊明认为,现在很多父母简单地认为,孩子学习成绩好最重要,为了让孩子到好一点的学习环境里学习,不惜花钱将孩子从乡镇弄到城市读书,寄住在亲戚家,以为这样就万事大吉。家长忽视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过早地让孩子独立“成长”,以致孩子出现扭曲心态得不到及时发现和纠正。
王俊明表示,陈彪走上犯罪之路,这跟他青春期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又没有正确引导有很大关系。“现在一些学校进行性知识教育,但光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性,却没有正确地引导,这样更容易引发青少年的好奇心,”王俊明说。青春期的躁动是正常生理反应,如果学校、家人和社会能正确引导的话,他们就会正确处理。
“陈彪走上犯罪道路,家庭、社会、学校都有很大的责任,”王俊明说。
中学教育“营养不良”
对于自己学校的学生发生凶杀案,儋州市那大二中校长谢群峰说,他非常遗憾,对于陈彪所说的高考压力过大以致杀人的说法,他表示不完全认同。
谢群峰说:“高考前,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专门作了心理咨询讲座,指导学生以平常心对待高考。我确实十分困惑,学生的心理教育、普法教育究竟应该怎样做才能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海南大学法学院名誉院长谭兵说,因高考而自杀、杀人是新问题,值得深思。
谭兵认为,导致高考生自杀、杀人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分析主要有教育的导向,就业的政策等客观原因,还有学生的心理素质、法制观念等主观原因。他说:“这些年一直在讨论素质教育问题,但实际操作中,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中心,全社会都对高考寄予很大的希望。全民‘护考’的社会现实即可说明,整个社会都没有用平常的心态来看待高考。”
“学历越高,文凭越高,就业机会越多,工作就好,待遇就高,学历低就很困难,”谭兵分析说,我国目前的就业政策过分强调文凭,忽视了能力的培养,这些也使得中学生非常看重高考。
教育的导向、就业的政策等社会环境,学校、家长和考生对于高考过分看重:考上就光荣,考不上就抬不起头,以高考来改变家庭和个人的命运,通过高考光宗耀祖,这些都给考生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谭兵对目前人们对高考的态度表示遗憾。
他认为现在的学生本身的心理素质较差、学校教育对学生心理的辅导不够、学生缺乏自控力和适应能力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中学教育口头上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实际上偏重于“智育”,家长也看重子女考试排名。
学生的法制观念差、善恶观念、荣辱观念欠缺也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谭兵说,“他们不感到杀人、犯罪是一件可耻的事情,抱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处于一种麻木状态。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一个庞大的队伍,千万不能忽视”。
“陈彪案”应该引起人们的警醒和深思。(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