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赵福中 通讯员徐子敬 王利环)“我们贷了4年的助学金,才发放了2年,就听说要解除贷款合同。没有生活费,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就读于贵州省贵阳学院某系大三的陈同学向记者反映,由于学校合并更名后,暂时没有法人代表,银行没有办法继续提供贷款,使他们这些靠助学贷款维持学业的贫困大学生,只能靠东挪西借过日子。
“我贷了4年的款,每年3800元,其中生活费每年1500元。”陈同学说,他来自农村,家里经济十分困难。他念大一大二的所有费用,都靠银行发放助学贷款。但从上学期开始,助学款没有像以往那样按时打到他的账户里。
“银行贷款没有了,大三的学费还欠着。没有缴纳学费,大三学年到现在还没有注册,不知道将来毕业会不会受影响。”陈的一位同学小刘说。和陈同学一样,小刘也是依靠贷款维持学业。现在两人的生活费,都得向朋友和同学借,每次借的时候,都说贷款下来了就还。不过现在这样的局面,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小刘说,为了节约,他和小陈将兜里最后的10块钱全买成方便面。
就陈同学等人遇到的情况,记者于3月30日采访了贵阳学院学生处一位负责人。该负责人称,贵阳学院由以前的金筑大学、贵阳师专合并组成。学校由于刚刚合并组建,暂时还没有法人代表,加上校名变更,银行暂时无法继续提供贷款。为了尽早解决贷款学生的生活之忧,学校会同主管部门,专门召开了一次会议,并与银行进行积极磋商。目前助学贷款已经启动,正在抓紧开始审查相关手续,争取让学生早一点拿到贷款。
但学生处负责办理学生助学贷款的余老师说,学校目前有400多名学生被终止了助学贷款。由于涉及的程序比较复杂,解决起来比较棘手,所以贷款迟迟没有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