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等教育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体教结合还是举国体制 高校体育面临抉择
来源:大河报     2005-8-25 9:15:00
 

  带着21枚金牌和大运会奖牌榜老二的荣誉,中国大运代表团告别了伊兹密尔,中国高校体育却迎来了新问题:是走“体教结合”的模式,还是实行“举国体制”,走以竞技体育为主的“金牌道路”?此届中国首次派出以教育部牵头组成的代表团出征,可以说这是一个信号,说明中国体育的思想正在试图改变,至于这种改变是起点,还是终点,一切都还在摸索之中。

  金牌成色依然不纯

  “体教结合”这个名词从1985年一直唱到现在,但这两个轨道还没有真正找到交叉点,参加本次比赛的运动员来自于15个省市的44所大学,但其中真正高质量的运动员依然属于体育总局体系,他们现在很多以“挂名”的形式“嫁接”在大学的枝头,还不能算作真正的大学生运动员。而在实战中,这些“挂名军”也还在扮演夺金主力的角色。

  高校体育身单力薄

  与跳水、体操这些以专业运动员挂帅的项目相比,本次中国代表团中真正由大学生组队参加的项目存在非常明显的差距,中国的高校体育依然非常稚嫩。诸如男足、男篮、女排等,这些球队的构成有的完全脱离了专业运动员的背景,有的则是和大学联姻的产物。比如男子足球队,就是以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及第七届全国大运会比赛的高校球队,通过“集训选拔赛”的形式,确定由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深圳大学等六所大学联合组队,与以往的国字号球队参赛完全不同。

  夺得银牌的女足大运队,虽然是来自于江苏省的两所大学,但专业省队的背景还在,她们中的球员有的还刚刚参加了东亚四强赛。

  清华模式值得肯定

  胡凯和王颖的两块金牌是中国此次21枚金牌中成色最纯正的,几乎没有任何专业背景的两人都是来自清华大学,让人惊喜之余更让人思索:在中国体育运动发展中,清华模式是否代表着一种更先进的发展方向?

  所谓清华模式,就是指主要由大学培养运动员的模式,清华大学是国内最先进行新的“体教结合”模式尝试的高校,在清华附中有一个著名的“马约翰班”,从初中开始就在全国范围内招收田径和篮球的优等苗子,而这个马约翰班中的体育人才,在国内中学生的专业组中都是出类拔萃的高手,也许正是在这种“先走一步”的特殊体制之下,清华大学才能够在本届大运会上大放光芒。

 

■相关链接  
  • 解读15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 政治考试大纲
  • 2006年法律硕士备考10大建议
  • 刑法总则的复习要点
  • 大陆今年秋季开始实施台湾学生同等收费政策
  • 体教结合还是举国体制 高校体育面临抉择
  • 道歉信与“功利性应考”
  • “神秘家长”举报 招生点内战揭幕
  • 法律该如何对待中小学生暑期打工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