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等教育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大学不能用欺诈捍卫诚实
来源:江南时报      2005-10-19 10:21:00
 

  四川西华大学最近出了起学生考试作弊的事。考试作弊自然是不对的,按规定处理就是了,我不想多饶舌。让我感兴趣的是校方在调查处理这个问题时所表现出的老谋深算:“学校老师表示,只要认识了错误,学校也不会把作弊的学生处理得太重,也就是说不会被开除。”结果有48名学生信以为真,将事件经过写成书面材料交到教务处,并写了检讨书。然而西华大学又作出决定,对这48名学生给予勒令退学处分(据10月18日报道,见本报今日04、05版)。

  显然,校方在这个问题上使用了“三十六计”中的第十六计:欲擒故纵。“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最后一网打尽。高,实在是高!只是我有点疑惑的是:这不是把学生当敌人了吗?这不是明摆着告诉学生不能说真话吗?处理作弊的学生是为了对他们不诚实的行为进行惩罚,目的是让他们和其他学生变得诚实。结果他们从校方的决定中得出的结论却是谁诚实谁就是傻瓜、倒霉蛋———这个结果真是学校方面想要的吗?

  这里牵涉到一个伦理学方面的问题,就是:为了道德目的,可不可以采取不道德的手段?我的结论是:不能!道理很简单,你不可能用毁灭一件东西的方式来得到这件东西。用不道德的手段去实现道德,只能引起更大的不道德,因为手段谋杀了目的。我可以断言,也许今后西华大学的学生不会再考试作弊,但那仅仅是因为他们害怕自己的手段不如学校老师来得毒辣,而绝不会是因为他们认为作弊是不道德的、不高尚的。

  近年来,社会道德的沦丧差不多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深受其害。比如,我们不知道吃什么东西是安全的;外出的时候,我们不敢和陌生人说话;甚至“杀熟”都杀红了眼,等等。大学在提升社会道德水平方面原本应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西华大学发生的事件表明,我们的不少大学老师还不知道如何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他们没有意识到:课堂教育是教育,老师的行为方式也是教育,而且是更重要、更本质、更深刻的教育。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就是这个意思。如果老师们用现身说法的方式告诉学生,“为了目的,可以不择手段”,那么,一个可能的严重后果就是会让学生从此丧失罪恶感和羞耻感。

 

■相关链接  
  • 中国一代文学巨匠巴金在上海逝世[组图]
  • 大学不能用欺诈捍卫诚实
  • 大学文科生为啥扎堆补数学
  • 上海中小学生明年拿到社保卡
  • 特大招生诈骗案嫌犯被逮捕 “录取通知书”1张1万元
  • 违反学术道德者将被网上点名谴责
  • 教育部:有抄袭行为者禁发论文三年
  • 六高校已入驻高校科技园
  • 生物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