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考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高考冲刺复习建议(下)
来源: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2006-4-7 9:19:00
 
    政 治

  1.把握试卷特点

  教师和学生在后期的复习中均需注意文综试卷的如下特点:

  (1)背景材料专题化,由一材一用向一材多用转变(这是近年文综选择题、非选择题命题的一大特点,这就需要多学科、多角度思考现实中的问题)。

  (2)知识运用综合化,由单学科向多学科转变(这是由于文综命题取材于现实问题,而现实问题总是综合的,是不分学科的,靠单一学科的知识也无法解决现实中的综合问题)。

  (3)能力要求多样化,由记忆、理解能力向多种能力转变(文综考试特别强调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综合的能力、论证论述的能力,这是由高考的选拔性质决定的,高考必须重视学习能力的考核)。

  (4)素质要求全面化,由知识、能力考核向综合素质考核转变(高考不仅通过新材料、新情境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而且考核考生的价值判断水平,甚至是心理素质水平)。

  2.复习模式探讨

  总体要求

  教师与学生在复习中要做到:A.科学渗透地教。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讲清主干知识,有意识向其他学科渗透和交叉,备课有专攻,课型有变通,师生要互动,评价要补充。B.生动活泼地学。学生在学习中要发挥主体作用,注意将书本知识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用已知的知识去进行探究性学习。C.灵活机动地考。平时的训练、练习,考试内容是稳定的,可形式是多样的、多变的,要激励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善于创新的品质。教师要尽可能自主命题,要改变复习考试跟着资料走,资料跟着书贩子走的状况。

  具体要求

  (1)要做到“三明”。A.明确考试内容。在抓住主干知识的前提下,大胆取舍,详略适当,不做重复的无用功。B.明确考查要求。阅读并理解社会科学的图文资料,运用资料作出分析、判断,对事物进行识别与阐释,具备基本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思维品质。C.明确试题特点,选择题突出学科知识和基本能力考查,非选择题突出获取信息、分析综合和论述论证能力的考查。

  (2)要做到“三清”。A.考点要“点点清”。政治学科的知识点要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既把握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又使学科知识形成知识网络。B.试题要“题题清”。老师与学生都要对近年的高考试题进行研究,熟悉出题方向,了解命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研究答案编制和赋分比重(比如近几年的“意义”题)。C.时事要“事事清”。这一问题要在平时的复习中逐步地有意识解决,做得好,既使学生有了联系实际的素材,又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的内容。要特别关注那些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以及人类共同关心的基本时事问题,比如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资源、人口、环境等问题。

  (3)要做到“三活”。A.接受和储存信息时要活,在高考内容中,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学习,要做到生动活泼地教,生动活泼地学,不要死记硬背,但在高考中必要的记忆是必须的,事实上学生若能理解知识内容,自然也就记住了。B.处理和加工信息时要活,要掌握从现象中抽象概括事物本质的本领,学会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既要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原理、规律的理解,又要学会用准确的学科语言表达对现实问题的认识和理解。C.在练习、测验、考试中要活,既要做到“题变我变”,又要做到“我变题变”。灵活地审题,灵活地编制答案,灵活地运用有关知识,灵活地判断命题的主旨和用意。

  3.开展专题研究

  高三政治复习的专题研究,有两层含义:一是高考知识内容的专题。二是重大社会现实的专题。前者主要在复习的综合阶段进行,后者则应贯彻在高三复习的整个过程中。知识专题的复习与研究既取决于教师的学识,更取决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我们建议教师应教给学生进行专题研究、整理知识的方法,由学生自主完成,而不能由教师代替,更不能仅依赖某些复习资料中的“知识网络”。

  近几年的高考命题特别是非选择题的命制,都贯彻着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因此,教师和学生都要自主地开展对这一些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的研究,而不能依赖某些资料的时政热点分析。这既是提高考试成绩的需要,更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这些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与资源的问题,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问题,科学技术与文化发展的问题,人口的发展问题,区域发展问题,民族交流和国际关系问题以及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依法治国等重大的方针政策。

  如何开展这些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的自主研究,我们认为除了搞懂这些问题的精神实质外,重点应搜集围绕这些问题的实际材料,做到举一反三,联系中学政治学科(包括地理、历史)的有关知识予以科学的理解和说明,设计灵活多样的试题形式,围绕夯实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这一中心,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水平为目标。若能如此,我们相信一定能全面提高我市高中的政治课教学水平和广大考生的考试水平,为高等学校输送更多的高水平的新生。

  合肥市第五中学李平

  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卢庆生

  历 史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强调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前提下,如何确保史学的学科特征,是历史命题与教学值得深思的一个重要课题。历史试题与其他学科的区别是什么?我们认为用历史的视野分析问题是历史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历史的观点应该是以史为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尽管有些试题包含了其他学科知识的内容,而就历史学科而言,必须从史学角度出发,具有史学意义,体现史学的学科特色。正像教育部考试中心所说的那样:“历史学科的‘表述’应该符合学科的特点,即表述要着力于观点与史实的结合;表述应抓住历史事物主要的现象和特征;表述应达到对事物理性化认识的目的;表述不应该只是介绍性和说明性的。”

  1.把握2006年高考命题趋势。

  今年将继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应用型、能力型试题中,突出以重大现实热点问题为命题背景,比如神舟六号宇宙飞船载人飞行、三峡问题、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中部崛起、和谐社会,等等,都成为命题的内容。

  2.高考的各类题型,都有一个审题过程。

  学生在审题中的失误,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减少甚至消灭审题上的失误,是比较常见的训练。因此,在平时讲课、训练和测试讲评中,有意识地加强审题指导养成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非常重要。要强调答题的规范,包括书写的规范、答题程序的规范、表述的规范。

  3.夯实基础,搞好专题复习整理。

  历史学科基础史实的考查是永恒的,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所有能力考查都是空谈,因此,建议考生在最后一个阶段一定不能丢掉课本,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把书本知识记牢吃透。在此基础上,搞好专题复习整理,要知道,现在高考的题目都是模块或专题式的,只有平时认真准备,才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合肥市第五中学陈胜喜

  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周瑞霞

  地 理

  复习建议

  1.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虽然一轮复习基本结束,但“二模”考试中出现的概念不清、记忆模糊等问题,暴露了学生教材不熟悉、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而考试中的任何地理问题都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上的灵活应用,最终还需要用地理基础知识来解答,因此,在后期复习中仍然要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对照考纲梳理知识、查缺补漏,因为只有夯实基础才能从容面对高考。

  2.专题复习,突出主干

  高考试题的选材强调学科主干知识,因此在后期有限的复习时间内,进行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的专题复习是非常必要的,如地理图像的判读应用,自然地理规律和原理,人文地理理论和应用,资源、灾害和环境问题,区域地理与国土整治等,这些专题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系统、整理知识结构、总结知识规律、分析知识联系,以达到知识升华和能力提高。

  3.加强训练,提高能力

  准确审题、综合分析和科学表达是在高考中地理学科取得理想成绩的保证。针对“二模”考试中反映出的审题不严谨、读图能力弱、语言组织能力差等问题,在高考复习的最后冲刺阶段,可以通过学科内的专题练习、综合训练和文科综合模考,提高学生知识技能、答题技巧和综合能力。在训练中切忌仅仅满足于答案,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暴露思维过程、解题方法和学习策略上存在的缺陷。通过针对性训练,在反馈中纠正,指导学生从图表、资料中提取有效地理信息、领悟命题意图,灵活重组和迁移平时的知识储备,来形成正确的答题思路,这是答题的关键。近年的高考命题中简答题越来越多。所以科学规范的语言表达也是很重要的,因此训练中要求学生运用地理语言科学表达,做到文字准确、条理清晰。如果能在训练中建立错题库,有针对性地研究分析,找出错误原因,及时给予纠正,效果会更好。

  4.联系社会,关注热点

  地理学是一门与现实社会紧密相连的学科,社会焦点、热点问题永远是地理高考命题的主旋律。从现实生活和社会热点寻找切入口,选取大量课本以外的素材,反映自然、人文地理最新的研究内容与成果,来考查地理基础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是近年来的高考文综试题一大特点。因此,在后期复习中,对过去一年中所发生的涉及地理学科的重大事件应给予充分的关注,应着重思考热点问题发生的地理背景及其和所学知识的关系,将热点、焦点问题回归到课本,与教材相关内容整合,用地理学科的知识进行分析、阐述和评价,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合肥市第五中学蒋竹梅

  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张宝璐

  生 物

  1.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能力的考试不影响对基础的落实,所以要特别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重视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区别,注意学科内知识的融会贯通,重视学科思想方法的运用。要让学生明确抓住基础就能拿分,抓住基础就能不丢分,这是高考制胜的根本保证。作为教师在二轮复习中,要认真学习、研究考试纲要,抓牢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训练。使学生对基础知识做到熟能生巧,融会贯通。在知识点上查漏补缺,消灭盲点。

  2.重视实验。

  不仅要重视对课本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实验现象的分析和解释,实验结论的推导,更要重视如何运用书本上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解决新情境中的新问题,以及设计简单实验探究方案等能力的培养。

  3.对于学生比较薄弱的语言表达能力、处理信息能力等,要加强针对性训练。

  可在复习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多讲,教师加强对学生叙述中出现问题的分析,加强对学生思路的引导,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注意自己语言的表达规范和板书、板图的规范。

  4.重视知识与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的联系,继续关注自然科学发展的热点问题。

  5.积极进行考试技巧和答题技巧的指导。

  合肥市实验学校 宋银

  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雕玲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汪雷综合整理

■相关链接  
  • 恢复高考20年 高考作文题选登
  • 海口将重点实施"三大工程"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分类整理集合逻辑
  • 小学生乘车:个头高就要买全票 家长建议发学生证
  • 创新发展凸显特色——海南大学本科教学成效显著
  • 泰国公主受聘浙江大学名誉教授
  • 海淀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数学(文)卷及答案
  • 东方讲坛评出10大受欢迎讲师
  • 海淀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数学(理)卷及答案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