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教育教学研究方法之我见
|
来源:现教传媒网 2007-6-22 7:13:00 |
|
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要求一名教师,除了要具备必要的科学文化素质以外,还要不断地去研究探索教育教学的理论。那么,我们进行教学研究主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一、了解学生,因势利导 要教育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只有了解和熟悉学生的情况,我们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了解学生的思想倾向是十分必要的。不同的学生对事物有着不同的看法,对不同的学科感兴趣的程度也不一样。有的学生喜欢文科,有的学生喜欢理科,而有的学生则热衷于科技和体育;有的学生富于幻想和创造精神,有的学生口才好又有组织才能。诸如此类,教师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对学生因材施教。 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有利于帮助他们在保持良好性格的基础上继续进步,纠正不良思想作风,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如今的在校生,独生子女占大多数,有的学生从小受到父母的溺爱,性格孤僻、缺乏诚信、缺乏自立能力。这时,如果老师能够及时发现,并正确加以引导,培养其健康的人格,往往能够拯救他的一生。 二、明确步骤,系统操作 首先,观察学生要有一定的目的性。观察学生要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如观察学生的听课状况,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等。根据预先设计好的观察内容和目的,选择观察的时间、地点、同时做好观察记录,这样的观察才会有条不紊,按部就班。 其次,科学比较,客观评价。 1.纵向比较。我们可以通过对一个学生在不同时期的思想状态、学习成绩等进行比较,得出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学习成绩随时间的推移、条件的改变而产生的变化结果。 2.横向比较。横向比较是对同时期并存的事物进行比较,在教学研究中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清晰地比较不同地区的学生,在同一条件下的思想状况和学习成绩,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制定本地区或本校的教育措施。利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研究,必须注意比较的广泛性、多样性,对事物进行全方位、多侧面、系统的比较。 三、深入观察,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指教师为了掌握教学情况而进行经验总结、对学生综合评价、以促进教育教学持续进步的一种方法。 (一)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和学生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谋求对话的基础。与学生谈话的方式很多,可以同某个学生单独谈,也可以同几个学生集体交流。但无论以何种方式交流,我们都要坚持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同一平等的关系上,这样才能达到真诚交流的目的。 (二)家访是了解学生实际的有效方法。教师进行家访,一方面可以把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向家长作以汇报,使之了解子女在校情况;另一方面,通过这种形式,也能把学生在家庭中的思想状态、学习状态详细地进行了解,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法,帮助他们端正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巩固和提高成绩。 四、校本教研,自我充电 校本教研就是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实践性研究。它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作为教师首先要把握教育导向,熟悉教育教研方法,以期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加深对已有教学理论的认识,挖掘更新更善的教学思路,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大胆尝试、创新。 五、利用网络,资源共享 现代教育网络资源丰富,查阅资料快捷方便,是了解国内外教育情况的主要手段之一。它既有同一时期不同地区学生学习的情况,也有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内教育的变化进展情况。只须进入相应网络,当今的教育成果、教育理论、教育形势最新进展,便一目了然。 综上所述,教学研究虽是一个极为普遍的话题,但同时也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教学研究方法多种多样、灵活机动,教师在进行教研时可根据自身条件和学校状况选取适合于自己的研究方法,将教育教学经验最大限度地转化为教学成果,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进程。 |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