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浙江频道6月18日电 据《今日早报》报道,虽然离高考成绩揭晓还有几天时间,但高复学校的报名却已经热了起来。记者从杭州知名高复学校“建人高复”了解到,早在5月底高考还未开考前,已经有考生家长前去预约,甚至有些已直接为自己的孩子报了名。截至目前,前去建人高复预约的心急家长已过百人。虽然离高复班新一轮招生启动尚有数月,但高复班办公室的电话俨然已成了报名热线。
高考成绩不理想,学生要不要读高复?高复一年,究竟值不值?昨天,有着26年办学历史的浙江建人专修学院旗下的建人高复举办了一场高复研讨会,会上,经验丰富的老师、心理专家和参加过高复的学生,跟大家分享了宝贵的经验。
上百名家长
提前到高复班报名
昨天上午8:30,离高复研讨会的时间还有半小时,会场里已坐满了学生和家长,后到的听众不得不搬来椅子加起了位子。
记者发现,很多前来听课的学生都是今年刚参加过高考的,大多数人都对这次考试的发挥不满意,决定重读一年。
“孩子虽然在重点中学读书,但这次估分离一本线差距比较大。”家长吴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孩子的目标是非一本不读,作为家长,他也希望孩子最好能考个重点大学。一家人经过商议,认为孩子还有潜力可以挖掘,所以,吴先生希望通过一年的高复,再给孩子一个好好发挥的机会。
家住杭州近江的赵女士早已经给自己的孩子在高复班里预约了一个位子:“高考分数出来以后,好一点的高复班肯定抢手,反正我孩子已经铁了心要读高复了,早点预约才不至于到时报不上名。”心急的赵女士跟坐在一旁的家长交流起了经验。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提前“占座”高复,继而前往咨询、报名的家长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孩子在普通中学就读,平时成绩不太好,家长估计孩子这次可能考得不太理想,所以早早地来报名,希望来年再搏;还有一种是孩子在相当不错的学校,如重点中学读书,平时成绩也不错,但这次高考没有发挥好,成绩估计不理想,家长之前对孩子期望很高,但现在却变得信心不足。为了能进入理想的大学,家长和孩子都想复读一年,明年再战。
截至目前,在建人高复预约登记的家长已有数百人,人数还在不断地增加。
要不要读高复关键看学生自己
自己孩子的情况要不要读高复?什么样的学生适合读高复?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也是每年学生和家长最关心的话题。
省内知名高复教育专家、建人高复学校的校长桑坚信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为考生设计了一个合理有效的高复方案——用“入学四问”解答学生该不该读高复的疑惑。
高复生入学前必须回答四个问题。一问:高考成绩不理想是否与学习态度、方法、习惯、心理有关。桑坚信认为,要确认是不是因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问题而影响了成绩,如果本身资质欠佳,就不必强求重点大学。
二问:自己是否有强烈的复读愿望,是孩子自己想读,还是迫于父母和周围的压力。如果是后者就不必读了。
三问:高复一年生活与高中不同,能否适应。因为高复班的学习生活节奏比高三更快,需要承受的心理压力也更大,对学生的适应能力的要求会更高。
四问:这一年里,学生、家长、学校能否形成良性互动。
桑坚信指出,在以上几问中凡是答“是”的学生,都可以进建人学习,而且可能会取得很好的成绩,如果有很多项答“否”,则不适合参加高复。所以每个准备高复的学生都要好好地“扪心自问”,正确选择。
高复效果因人而异因校而异
就读高复学校,学生和家长最在乎的无疑是来年的高考成绩能提高多少。
对此,桑坚信认为,分数的提高因人而异,因学校而异。正常情况下,只要这个学生足够努力,发挥平稳,在比别人多学一年的情况下,成绩一定能提高。
桑坚信举了个例子。去年建人高复有个文科班,共43人,刚入学的时候只有5个学生达到了一本线,大多数学生的高考成绩都是二本、三本线上的。经过一年的复习,这个班光600分以上的学生就有18人了,入学时是第四批、第五批的分数线的学生,一年后的高考成绩全部上了第三批。
但也有例外。因为是第二次考试,有些学生心理压力大,发挥失常;有些外地生选择回老家考试,环境不适应,生物钟调整不好,影响了考试发挥。
对选择参加高复班的考生和家长来说,也要摸清高复班这张牌。高复班的优势在于针对性强。很多家长在复读时喜欢插班到重点中学,跟下一届正常的高三班级上课,这往往会使考生浪费高三上半学期,因为高三上半学期很多学校还会上新课。而且学生因为不是应届生,跟应届的同学相处在一起,容易产生自卑感。而高复班不上新课,学生大多在同一水平上,按照一块块的知识点进行系统学习,老师会把学生每一阶段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进行系统性梳理,并对这些学生进行重点辅导。
桑坚信说,高复班的品牌很重要,师资、教学理念、教学品质等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学生的成绩和人生观、价值观。
在高复学校
我找到了奋斗目标
孙李真
浙江大学物理系大三学生
很怀念高复那年的学习和生活。这一段特殊的时期,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年,却教会了我很多,其中,最难忘的就是两个老师了。
校长桑坚信可以说是全校学生的偶像,到哪都能跟学生打成一片。我很佩服他的敬业精神,他把办学不仅当作是一种事业,更多的是在打造一种品牌,灌输一种理念。从他这里,我和很多学生都明白了一个道理:读高复不仅仅是为了拿高分,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这一点让我在大学时期包括以后的一生都很受用。
另一位是物理老师。说实话,在读高复之前,我对物理没有任何兴趣,也是高考科目里比较弱势的一门学科,但现在我却把学物理当作自己终身奋斗的目标,其原因就是我在高复学习中,物理老师培养了我浓厚的学习兴趣,让我有了不断学习的动力。在建人高复,有一支完整并且强大的教研队伍,很多教师都是从重点高中退休的学科带头人,这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的培养起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高复经历
是人生宝贵财富
郑云鹏
浙江大学法律系大一学生
一般人都这么认为:高复无非是把自己培养成一台冷冰冰的考试机器。其实不然,在高复一年的学习和生活,是很多应届生无法体验到的,可以说是人生的一种资历。很多个例证明,读过高复的学生比没读过高复的学生明显要有竞争力,包括生活自理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
那些轻而易举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在目标得以实现后,在大学期间反而失去了目标,读书时明显地“混日子”,很多男生自制力不强,甚至迷恋上网络游戏,把“学习”二字抛在九霄云外。而我们高复生不会,因为为了考进理想的大学,我们比别人多花了一年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所以都很珍惜学习的机会。
“患难之交见真情”,高复时期的友谊也是让人刻骨铭心的。所以说,高考失利其实未必是件坏事,它让我得到了很大的磨练,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
优厚待遇请来名师保证教学质量
唯贤是用,桑坚信“三顾茅庐”请教师的故事是出了名的。目前,建人高复的教师中有2/3是专职老师,这部分教师是学校在全国范围内招聘,经试讲层层选拔后聘任的;另外1/3是兼职老师,都是重点中学退休的特级、高级教师,很多都是该学科的带头人。
稳定的师资力量能保证一个学校的品牌含金量,重奖教师的机制更能促进教师主动提高教学质量,充分深入地了解高复生,关心高复生,从而更好地为高复生服务。
目前,建人高复设立了100万元教师奖励基金,开设了“服务建人年资奖”、“团队协作奖”、“单科进步奖”等奖项,其中个人最高奖额可达1万元。奖励制度既避免了民办机构面临的人员频繁流动的尴尬,也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稳定的学习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