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学术不端教育”能防“学术不端”?
来源:中华读书报      2007-4-12 9:11:00
 
        中国科协在发布《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时,科协领导透露,学术不端教育将纳入高校课程体系。中国科协常委、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院士说,针对请“枪手”代写论文、网上成段复制他人图文资料等“见怪不怪”的行为,他在高校开展“学术不端教育”,一是明确地告诫学生,什么是学术不端行为,二是引导学生、尤其是研究生,应该自觉遵守科学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学术习惯。

“学术不端教育”纳入高校课程体系,并将在清华大学进行试点,中国科协的此番举措,当然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有针对性地瞄准了存在于当前高校中的诸多“学术不端”现象,堪称有备而来。毕竟,当“改编”、“拼凑”,甚至“抄袭”成为高校论文炮制的新方时;当“拷贝”、“粘贴”的简单复制被弃之不用,进而为更加明目张胆的“枪手代劳”所顶替时,“高校学术”本该具备的严谨、求实等属性显然正遭遇史无前例的颠覆,并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当此时,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引入“学术不端教育”,或许可以被称之为“悬崖勒马”、“力挽狂澜”的救命之举。

不过,这类以开展“学术不端教育”的方式来预防“学术不端”的策略,固然是相关部门出于美好期望而提出的善举,但是这样的举措究竟能否收获期望中的效果?又是否真的有益于高校“学术不端”现象的化解,似乎还需另行论证。不难预计的是,即将出现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所谓“学术不端教育”,想来不过是将各类“学术不端”现象加以罗列,并辅以道义上的批驳或说教罢了。而这一教育模式得以生效的前提,显然是建立在学生们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缺乏认知与了解的基础上的。

当前存在于高校体系中的“学术不端”现象,并不是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是非善恶辨别能力,而恰恰是高校体系中松弛的学术监管力度与乏力的学术惩罚机制,共同纵容了“学术不端”现象肆无忌惮的滋长。从这个意义上说,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引入“学术不端教育”,或许又将成为一个“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案例,如此课程的设置,不仅遏制高校“学术不端”的良好愿望难于取得,在高校学术监管与惩处机制继续缺位的前提下,“学术不端教育”没能遏制“学术不端”现象,反而授人以“学术不端”伎俩的“乌龙”效果,倒是需要警惕。

■相关链接  
  • 教育孩子如何面对竞争 多数人倾向“当仁不让”
  • 教育界人士提醒:学习小语种也存在风险
  • 论独生子女的成长教育
  • 学生娃马路上嬉闹 安全教育待提高
  • 性教育与情教育同步
  • 英美研究揭示早期教育陷阱
  • 伦敦某贵族小学女教师上演裸体教育
  • 丰田与教育部合作教学 职业学校是培训基地?
  • 德国孔子学院举办青少年假期中文学校 为期三天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