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淘气孩子被迫转学令教育蒙羞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06-9-12 9:07:00
 

  在教师节这天,《燕赵都市报》上登载了这样一条消息:邢台一名生性调皮的九岁男童,不仅自己常常完不成作业,而且常常累及其余同学,在多次教育无效的情况下,校方被迫劝其转学。该校校长告诉记者,“现在好多其他学生的家长都因这事要求转学,我们不会因为一个而耽误更多的孩子。”(《燕赵都市报》9月10日)无独有偶,今年5月24日,深圳市一所小学5年级3班14名学生的家长们,没有让自己的孩子去上课,他们要求学校将班里一个孩子转学,或者开除,因为他们再也不能忍受这名学生对其他孩子的欺负和骚扰了。(《南方都市报》5月25日)


  作为老师,面对班内几十名学生,面对教学评比和教育管理的巨大压力,无法同时照顾到每一个孩子的需要。在课上既要保证教学进度,又要对干扰课堂教学的学生严加管束;课下既要备课、看作业、搞科研,又要处理心智尚未发展成熟的孩子们随时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对那些批评教育却屡教不改的个别学生很容易失去耐心,将其视为“害群之马”急欲推开。但是对于孩子,无论是邢台的九岁男生,还是深圳的五年级男生,年龄毕竟还小,心理承受能力毕竟比较脆弱。这些才十岁左右的孩子,到底有多少是无药可救、该被推之出门而后快呢?


  冰心说,“淘气的男孩是好的,淘气的女孩是巧的。”实际上,“好孩子”与“淘气孩子”之分与儿童观和教育观有关。即使是一个淘气孩子,从了解儿童、相信儿童和尊重儿童的观念出发,可能就会觉得这孩子很正常甚至挺可爱;反之便会觉得这孩子讨厌。教育学上常常引用一个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指的其实就是期待的作用,教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期望,直接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走向。世界上没有生来就坏的孩子,也没有哪一个孩子天生愿意做坏孩子。


  换个角度,我们会发现孩子“淘气”背后更多的优点。对淘气孩子,我们需要的不是“一退了之”落得个眼前干净,而是要全面认识、积极鼓励、爱心宽容、因材施教。假如为了其他孩子而让淘气的孩子被迫转学,那将令“塑造灵魂”的教育蒙羞。

■相关链接  
  • 动感地带2006中国大学生街舞挑战赛揭开战幕
  • 高校青年教师为何成了弱势群体?
  • 大庆:开学经济起硝烟 80小摊进驻校园
  • 宣传食品卫生知识 确保校园食品安全(图)
  • 年轻大学生腹痛腹泻半年
  • 复印教材书为侵权 专家:大学教材也应循环使用
  • 幼儿入托年纪越来越小专家认为利大于弊
  • 爱心,没有国界———韩国老人捐资纳雍苗寨创办幼儿园
  • 拉萨市质监局开查幼儿园被褥质量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