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一个私立高中部引来一个家长“陪读村”
来源:新华网内蒙古 山西频道     2006-7-13 10:53:00
 

在位于呼和浩特市机场路的鸿德国际学校周边,近几年来形成一个一百多户的家长“陪读村”。生活在这里的孩子大都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各地的旗县农村,他们被鸿德学校景宏高中部的优秀师资和高升学率所吸引,而陪读的家长则是为了照顾他们的生活。

在城市孩子“择校热”的同时,大批县城、农村的孩子涌入城市,希望在城市学校占领一张课桌,形成一股“择城”教育的风潮。


资料照片


 一个“陪读村”的形成

72岁的蒋秀兰老人一天的生活是这样度过的:早上5点半起床,给外甥做早饭;8点买菜,11点做午饭;下午看会儿电视,下午5点做晚饭;晚上有可能在附近转一转,然后继续看电视,或者看着外甥做作业,在外甥12点睡之前她也很难入睡。

蒋秀兰来自距离呼和浩特市几十里外的武川县农村,今年3月,蒋秀兰的女儿、女婿将他们的孩子送到了呼和浩特市鸿德国际学校读书,为了照顾孩子,腾不出时间的家长只好请老人出马,陪着孩子一起来到了呼市。

最远追溯到三年前,在呼和浩特鸿德国际学校周围,开始逐渐出现蒋秀兰老人这样的"陪读家庭",最终形成了100多户的“陪读村”。陪读村的居民大都来自内蒙古各个旗县或者边远的农村,他们中既有不惑之年的中年人,也不乏年过花甲的老年人。他们不是学生,却按照学校的时间表起床、做饭、休息,因为他们每天的生活重心就是照顾孩子。

“陪读村”中,每个人的生活和蒋秀兰老人大同小异,没有娱乐,单调乏味,让人不时地产生思乡之痛或忍受夫妻两地分居之苦,经济上也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孙女士是乌兰察布市右旗人,两年前她辞掉工作,专门陪女儿来到呼市,做起了全职“陪读”妈妈。她算账说,每月的房租100元,水、电、吃饭至少要300元,孩子的零花钱、其他日常开销,一月没有500元是不够的。加上交学校的4700元的学费,一年至少需要1万元。这笔钱不是每个家庭都可以轻松拿出的。


资料照片

陪读村居民的聚散只取决于一个结果:孩子是否考上了大学。他们来此的目的也很单纯:城市学校的教育质量要高于县城和农村,甚至两个市之间的教学质量也有很大差别。为此他们付出很大代价,不辞辛苦地从县城、乡村来到呼市,为的就是追求一个好的学校,给下一代争取一张更有把握的“大学入场券”。

■相关链接  
  • 高考结束就去打工挣学费 贫寒女梦想走进大学校园
  • 高考第二阶段志愿填报提早启动
  • 蒋多多 我就是对高考制度不满
  • 上海:2006高考第二次志愿填报于28-31日进行
  • 我省千方百计增加高考优秀考生的录取机会
  • 香港中文大学首轮已招收4名内地高考状元
  • 志愿填报“高考空中咨询会高职专场”日期确定
  • 为儿子高考 “见分勇为”?
  • 北京成人高考8月15日起网上报名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