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王昕实习生段婷梓)“几家欢喜几家愁”。高考过后,一些考试成绩不错的学生纷纷以各种方式庆祝,而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则仿佛跌入了冰窟,出现心理压抑、自闭的情况。昨天,心理学者宋馨提醒这些学生们:对录取稳操胜券的学生切不可过度玩乐,落榜生也不要因此自卑消沉。
这两天,心理学者宋馨就接到了不少学生家长和老师打来的电话。其中一位蓝田的高考学生家长告诉宋老师,自己孩子在今年的高考中落榜了,一家人感觉非常郁闷,孩子也整天不出门,关在自己的小屋内,有时一天到晚连饭都不吃。同时,宋老师一位朋友的孩子在今年的高考中遭遇了第二次落榜,虽然家长的心态还比较平和,可平常活泼的儿子已经出现了自闭倾向。与此相反,一些成绩好的学生早已开始了“疯玩”。
宋馨建议说,家长和学生都要摒弃“高考是惟一出路”的想法,一些专业类学校也是成材的良好土壤,家长和学生要尽可能放松心态。家长不可盲目指责孩子,成绩不好的孩子内心已经很焦虑了,如果再受到家长的指责和冷眼,很可能出现心理问题并诱发离家出走等社会问题。
“家长是引导孩子的,不是教育孩子的”。因此,家长更要以加倍的爱来对待孩子,用各种方式引导孩子走出心理阴影。考生也要通过和朋友、老师聊天,参加各种运动等方式,来调整自己的心态,然后全家人冷静客观地选择孩子的出路。另外,成绩优秀的学生也不要陷入疯玩的状态,这样对身体也会带来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