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心理学研究室主任樊富珉教授认为,中国有69%—80%的大学生对未来没有规划、就业时容易感到压力。而记者调查发现,没有主见、缺乏自信、会抢风头、不愿下基层吃苦、薪资要求不切实际等五种表现容易断送大学生的前程。

75%的大学生认为压力主要来自就业
中国社会调查所最近完成的一项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75%的大学生认为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就业。50%的大学生对于自己毕业后的发展前途感到迷茫,没有目标;41.7%的大学生表示目前没考虑太多;只有8.3%的人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目标并且充满信心。
另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日前发布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称,根据对中国未来新增劳动力人口的测算,未来数年中国青年新增劳动力人口每年仍保持在1500—2200万之间的高位,供大于求,直接导致就业压力大。此外,近年来由于中国高等教育的逐步大众化,毕业后需要就业的大学生逐年增加,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逐年下降。
5种表现断前程
厦门博格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郑甫弘告诉记者,最近受一家知名外资企业聘请到上海某名牌高校负责招聘,一位前来应聘的女生在中文笔试和外语口试中都很优秀,但被最后一轮面试淘汰。他说:“我最后不经意地问她,你可能被安排在大客户经理助理的岗位,但你的户口能否进深圳还需再争取,你愿意么?”结果,她犹豫片刻回答说:“先回去和父母商量再决定。”没有主见断送了她的美好前程,凡事依靠父母的学生难做职场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