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3日,陆永康拄着拐杖为山里的孩子们传道授业。
“其他的奖状,搬家时不知扔到哪去了。”说这话时陆永康一脸平静。跟奖状一起不知扔到哪儿去了的,还有伴随陆永康30多年的“船鞋”,他说:“懒得留,站起来就算是和过去告别了。”
个头矮,心气可不“低人一等”
今年3月23日清早,天刚刚亮,一泼春雨过后,空气里有些湿润的味道。陆永康早早起身,7时30分就是早读课,他得到教室去。
家就在学校里的陆老师提前一刻钟就出了门。雨后路滑,这对拄着双拐的陆永康有些难度。他说:“过去跪着走,平路走不快,爬坡上坎还比现在利索。”
跪着走的陆永康在个子上虽然低人一头,他的心气可从来不会“低人一等”。
陆永康是个“身怀绝技”的人,他能爬树,会游泳。他还有一手好木工技术,专门为自己设计制作了一个木工用的刨凳。家里的衣柜、抽屉、板凳都是他自己亲手做的。他说:“以前跪着干活只有一米二几,现在能站起来了有一米五几,那个刨凳用不上了,木工也搁下来不做了。”
陆永康直到1990年才结婚,这时他已经42岁了。晚婚倒不完全是因为残疾,他说:“早先也有很多人给我介绍对象,我不敢谈,那时我的身份还是民办老师,收入低,没保障,怕把人家拖累了。转正以后,又怕影响事业,一拖就到了四十几岁。”
陆永康的妻子黄天云今年44岁,苗族,是邻近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人,朴实勤快。结婚后,家务活全让黄天云一人给包了,陆永康把更多的精力留给了学生。他知道自己文化程度有限,想方设法到处找各种教材资料,业余时间自学。他说:“乡村老师要样样都会教。调到乡里的中心小学后,我主要是上数学课。没有机会出去参加培训,生怕教不好,我就到处向人请教。”
儿子陆昌健挺崇拜自己的父亲,4岁那年,他看见爸爸在上课的路上摔倒,从此每天都要陪爸爸到教室。小昌健有个朴素的愿望,“长大要做像爸爸一样能干和受人尊敬的人”。
给儿子取名“昌健”,陆永康有一点特别的含义:“我天生残疾,所以希望孩子能健健康康。”
虽然不能像健康人一样自如行走,陆永康却始终快乐爽朗。今年春节,他亲手写了一副春联贴在门上,选的是毛泽东的两句诗:“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