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考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评:面试高考先拿证明材料 比应试教育更可怕的
来源:人民日报     2006-3-29 14:27:00
 

   

    上海的复旦、交大两所大学上个周末进行了一场引人注目的“资格测试”,通过的考生有望在面试之后,拿到两所名校的“入场券”。名校将自主招生比例扩大到近10%,拨动了社会上极为敏感的那根升学神经,被媒体纷纷称道,认为是高考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

    可是,家有中小学生的家长,看到这则消息,却开始担忧了。何也?

    原来,要拿到名校的测试资格,首先要拿得出“各项能力证明材料、获奖证书、特长证明”。有人说,这下子原本就烫手的奥数热将再度被“自主招生”这根指挥棒推波助澜。否则,没有证书,如何能挤进名校视野?而为了这纸证书,孩子们付出的是怎样的代价?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例子就是,一些进入名校的理科奥赛摘金夺银选手,纷纷要求补上国学课,因为在中学他们的语文课等“无关”课程,几乎都要为竞赛让路,以至于写一篇通顺的文章都很吃力。

    我们能说这些聪明的孩子,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吗?

    据说,这个以面试为主的自主招生,也是有“国际惯例”在先的。外国的一些名校,就有类似的招生形式。但是,在我们整个社会对优秀学生的衡量标准仍然单一、在社会诚信体系仍然缺失、在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得不到根本改善的前提下,某些学校试图单兵突进的“破冰”尝试,恐怕要把困难想得更充分一些才是。否则,不但难收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和美好的初衷背道而驰。

    与复旦、交大自主招生几乎同时,近几天北京、上海等地都纷纷出台中小学招生政策,无一例外地强调“就近免试入学,严禁与入学挂钩的选拔测试”,严禁根据各类竞赛证书录取学生。可是据一家教育网站透露,一些正牵着孩子、抱着证书、参加所谓名校的各种考试的家长们,对此却深表怀疑:“每年这样说,每年那样做。说了也白说,做还是照做!”

    这才是更可怕的!

    试想,准备升学的孩子们,在疲于奔命的各种形式的考试之间,听到“每年这样说”的义正辞严的规定,被“说一套做一套”的现实活生生地“教育”着,会怎样看我们的社会诚信?

    因此,有必要反思已经进行了若干年的“素质教育”。我们强调的“素质”是什么?如果以素质教育之名,行应试教育之实,那么孩子们会发现,原来他们信任的老师和家长,是言行不一的。就算我们的媒体和学校,把诚信喊得震天响,孩子们还会相信吗?

    这恐怕比应试教育更为堪忧。(李泓冰)

■相关链接  
  • 昆明公务员要读公共管理硕士(MPA)
  • 首届基础教育信息化高峰论坛旁记
  • 考研复试最新实战经验:自我介绍如何准备
  • 抓拍的一组大学校园接吻镜头
  • 校园人物:揭秘少年作家郭敬明的富豪生活
  • 八大校园魅力帅哥排行
  • 初次性爱都尴尬收场吗 ?
  • 谁说男生不在乎第一次
  • 帮你解除阴茎大小的疑惑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