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3日,陆永康的妻子黄天云向记者展示陆永康用过的、重达两公斤的“船鞋”。

3月23日,做家访的陆永康拄着拐杖走在泥泞的山间小道上。
新华网贵阳3月23日电题:穿“船鞋”的乡村教师--记贵州省三都县羊福乡残疾教师陆永康
记者周之江
有人这样说他:“这是一个跪着工作的人,却是一个让我们站立者叹服的人!”
他叫陆永康。父母取名永康,偏偏老天没有给他一个健康的身体。
58岁的陆永康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羊福民族学校的教师。他出生仅9个月时,因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膝盖以下肌肉萎缩。别人学走,他学跪。20岁那年,他成为一名小学民办教师,从此开始漫长的跪着教书的生涯。36年来,陆永康日复一日地跪在讲台上传道授业;年复一年跪着前行在山间道上,走村串寨做家访。
两公斤的“船鞋”陪伴他56年
陆永康的手掌极其厚实,上肢粗壮、有力。在他2004年做手术前的56年里,他只能手膝并用地跪着行走。
只读到小学六年级的陆永康从没想到自己也能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他还记得,1968年,村里的孔荣小学已经流失掉最后一位教师,“村里的干部找到我,让我试试看能不能胜任。上了几节课,领导觉得还行,就这么当上了老师。”
学校没有老师,学生也流失得差不多了,陆永康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辍学的孩子给劝回来。他用木板、旧篮球、废旧轮胎、铁丝自制了一双重达两公斤的“船鞋”,缚住双膝,再拄上一根木棍,开始了艰难的劝学过程。白天上课,晚上家访。
家访,对陆永康来说,不是件容易事。因为行走不便,别人走一个小时的路,他得跪着走上两三个小时。孔荣村的村民依山而居却不集中,隔山相望,走却要耗时半天,爬山、过河、跨沟,就是正常人也要留个神。陆永康常常是傍晚出发,回到家里已是繁星满天。
跪行在崎岖的山道上,手脚并用,稍不小心便摔跟斗。没人搀扶,他“蹭”起再继续往前“走”。陆永康回忆说:“有一次遇到冰雹,遍地泥泞,我走不快,只好躲在树底下。冰雹子打到身上脸上,只觉得耳朵‘辣’。”
孤身一人跪着行走在深山老林里,陆永康有时难免感觉害怕。听老人说,不管是鬼还是老虎,都怕铜的声音。于是他便买了一个铜口哨,再绑一个手电筒在头顶上照明。
“听到树林里有动物的叫声或者觉得害怕了,我就吹吹口哨给自己壮胆。”陆永康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