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义务教育法首先应该成为“硬法”
来源:东方早报     2006-1-13 14:53:00
 

  1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这次修改的主要内容包括:保障义务教育经费;实施素质教育;经费投入向农村学校和城市薄弱学校倾斜,促进学校均衡发展;减少教科书种类,提高教科书质量,防止利用教科书非法牟利等等。
会议决定,修订草案经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如果修订草案最终得以通过并践行,将普惠中国1.3亿中小学生,以及他们的老师。但从以往的实践效果上看,没有对违法行为的强有力问责,就不会有法律的真正施行。因此,此次修订义务教育法,除了在保障教育投入、均衡教育资源、促进素质教育的目的性方向性问题上做出明确规定外,我们更寄希望于它在违法问责上做出切实有效的程序性规定,使这部事关国家基本前途命运的法律先“硬”起来。

  2005年初我国公布《2003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全国共有17个省市区的教育经费投入比例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是不见问责。日前公布的《2004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又显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仅为2.79%,全国共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早在上世纪90年代,国务院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明确提出,到上世纪末将教育经费在GDP中的比例提高到4%,而联合国的建议则是要达到6%以上,可时至今日,我们不仅没有实现这个目标,反而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远。

  教育公平必须成为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这是举世公认的大原则。在欧洲一些高福利国家,在基础教育阶段(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基本上全部依靠公共资源;即使在美国、日本、韩国等基础教育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公共资源所占的比例也达到75%以上。而即使是后者,也并不意味着25%的教育费用必须由国民平均负担,而是指一些中产阶级以上的有钱人士自由选择了各式各样的私立学校,客观上减轻了公共财政的教育负担。而那些中产以下阶层人士的孩子,基本上从小学到大学都可以享受到近乎免费的教育(包括生活费用)。而我国目前对基础教育的预算拨款在基础教育的总投入中仅占57.9%,余下的部分要由民众自己承担。更有甚者,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普遍实行的“重点学校”制度和由此导致的高额择校费制度,使教育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利益集团的牟利工具,不仅不能成为实现社会公平的“远水”,反而成为炙烤和加剧社会不平等的“近火”。

  我国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根本问题不在“穷国办大教育”,而在于财政的公共性严重不足。我国《教育法》第54条规定,“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全国各级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第71条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不按照预算核拨教育经费的,由同级人民政府限期核拨;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但是,类似的行政责任、法律责任,我们却从未见有人担当。

  有鉴于此,比一切动人的目标、远景、方向、原则更激动人心、更能促进教育进步的,是用强有力的问责手段,促进法律一点一滴地落实。在现有的“大政府,高税收,小社会”环境下,要求各级政府在义务教育和医疗保障等问题上切实担当责任并不过分。对于完不成义务教育投入任务的,我们不妨从两个方面进行问责:一是对相关政府部门及其下属机构实行集体问责;二是对相关的政府官员进行个人问责,包括行政问责和法律问责。由此促进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政府财政向公共财政的转型。

■相关链接  
  • 警惕教育“功利化和工具化”制造“人格危机”
  • 学校检查手机作弊:搜,还是不搜?
  • 别把贫困当过错来惩罚
  • 教育部:今年新增具有自主招生资格高校11所
  • 大学“哭吧”火爆让人悲哀
  • 河南省高中课改暂不启动
  • 另类思想误导童年最真的梦 另类名著忽悠了谁
  • 初中小学假期不得补课 违规学校将受严肃查处
  • 女大学生当“人体画布”续:表演7分钟就收场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