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别把贫困当过错来惩罚
来源:新京报     2006-1-13 14:56:00
 

  昨日看了几条新闻,感到有点心酸:上海东华大学的《学生手册》上赫然标明:“凡贫困生买手机者不能享受国家高额奖学金”,不仅不能买手机,也不能有MP3和电脑(1月11日《半月谈》);甘肃联合大学规定,凡欠学费500元以上的学生,不得参加期末考试,一些贫困生因此在考试当天被逐出了考场;不仅不能参加考试,而且不能享受贫困补助,成绩再好也得不到奖学金,也不能入党。
(1月11日新华社)

  心酸的同时,还有点触目惊心:这是把贫困当做罪恶来惩罚了。如果一个大学生,不是因为他触犯了法律,不是因为他做了不道德的事,也不是因为他成绩糟糕,而仅仅是因为他穷,就受到各种各样的歧视和惩罚,这会在他成长的心灵中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但愿他不会从中得出这样的结论:遵守法律是没有意义的,道德高尚是没有意义的,成绩优良是没有意义的,只有有钱才是有意义的。以后的人生,他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据权威部门调查显示,我国目前全日制高校学生约1350万人,贫困学生270多万人,约占总人数的20%,特别困难学生的比例在5%至10%.贫困给他们带来的压力可想而知。虽然屠格涅夫说,“贫穷不是罪恶”,但当贫穷成为一个人遭受歧视和羞辱的理由时,就有可能制造罪恶。大学在颁布上述规定的时候,显然没想过这其中的逻辑关系。

  学校方面也许有充分理由:我们这是为了打击恶意欠费,但这应该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将少数真正的恶意欠费者甄别出来。大学难道没有比收费更崇高的使命了吗?只以收费为出发点,如此刻薄寡恩,这是教育家办大学,还是小商人在办大学呢?

  一个贫困大学生最需要的是帮助,而不是惩罚———希望有些大学能早日明白这样的道理。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大学都不明白这一点,还有一条新闻:复旦大学新开了一家“哭吧”,大学生们可以到那里去“倒苦水,发牢骚,甚至哭诉,以宣泄心理压力”,“生意”很火爆(1月11日中新社)。这让我感到了些许欣慰:春节快到了,那些郁闷的贫困生总算可以找到一个舒解心中郁闷的地方了。

■相关链接  
  • 教育部:今年新增具有自主招生资格高校11所
  • 大学“哭吧”火爆让人悲哀
  • 河南省高中课改暂不启动
  • 另类思想误导童年最真的梦 另类名著忽悠了谁
  • 初中小学假期不得补课 违规学校将受严肃查处
  • 女大学生当“人体画布”续:表演7分钟就收场
  • 北大学子卖糖葫芦续:父亲后悔逼子报北大
  • 解读五中全会《建议》: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 惊闻北大毕业生待业在家穿糖葫芦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