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学生急救知识培训纳入广东省高校健康教育计划,但全省高校还没有一具人体模型可用于学习心肺复苏。省红十字会表示争取在2009年实现1%市民学会初级卫生救护的目标。
在广东省红十字会日前组织的“世界急救日”座谈会上,广东省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曾红科医生指出:“心脏病突发时第一目击人的急救非常宝贵,我国的急救知识普及率太低,在发生突发事故时,普通老百姓难以实现自救或救人。”
“大学生是一批迫切需要急救培训的人群。”曾红科曾接诊过几例很有典型意义的急救个案:华南理工大学有一位大二学生,在踢球时突然倒在球场边上,周围的人束手无策。最后等到省医的救护车到现场时,这个学生已经停止了心跳,医生诊断为心脏病突发猝死。“如果当时有人会基本的心肺复苏常识,也许只要半个小时的努力,那个年轻的大学生就很有希望能救活的。”曾医生感叹说。
广东省教育厅后勤产业办的负责人昨日介绍,今年新学期起,全省70多万在校大学生将分批培训急救知识并将在年底进行检查,但器材的缺乏令工作难以开展。以心肺复苏培训为例,至今广东省高校还没有一具人体模型可供使用。
省红十字会会长徐火周表示,会尽力发挥红十字会的作用为高校急救培训提供有利条件,在各高校的红十字会组织培训合格的红十字会救护员。四年后我省参加初级卫生救护培训人数要超过当地人口总数的1%,总人数达到80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