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上海、天津两地10所高校的2000多名大学生都收到了一份问卷调查表,这个“我,结婚可以了吗?高校学生婚姻调查”的发起人是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的大二学生王斯司,这是今年4月国家发布《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后,进行的第一次关于“大学生结婚”的专业调查。调查显示:在回答“在校期间,你是否考虑结婚”时,96%的受访大学生说不。
选择两地高校调查
说起此次调查的起因,王斯司说,“婚禁解除”后,同学们议论很多,媒体对此也很关注。 我们想了解大学生们真实想法,他们是如何考虑“终身大事”的,学校修改校规又该如何配套。
小王的这个调查团队共有5人,均是复旦社会学专业的本科生。除上海外,调查同时选择天津的高校,这是因为去年5月,那里曾出现了高校本科生中第一对夫妻,之后又有第二例、第三例。团队认为,可能天津大学生的想法更具代表性。
六成表示“无所谓”
调查的结果出乎王斯司等人的意料,“实际上,大学生并不像网络和社会上流传的那样开放”。调查中,在回答“你如何看待大学生结婚”时,62%的人选择“无所谓”牞选择“支持”的仅占15%。在提及“大学生结婚是为了过性生活”,33%的学生选择“不赞同”,居第一位,选择“赞同”的不到5%。在问及“你认为什么时候结婚更合适”,60%的人回答“工作后,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受访者记录中,上海师范大学小杨同学的一段话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看法:“说实话,对‘大学生结婚’自己没有太多的想法,本来就没想过要在大学里结婚。如果要组成一个家庭,应该要有经济能力吧,可现在我们大多还靠父母养着,结婚有些太急了。”
行使权利须慎重
复旦大学法学院《婚姻法》的主讲老师高建秀在接受访问时表示:“对大学生结婚,不能简单以肯定或否定来对待,现在的大学生所接受的是给予的权利,至于结不结婚,还是能慎重考虑的。”
复旦调查队还走访了天津民政局婚姻处的刘处长,他说:“大学生现在来登记结婚,我们一视同仁。”调查者提问:“如果您的孩子读大学时要结婚,您怎么办?”刘处长表示:“不赞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