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没形成一窝蜂 不能用对错来评论女大学生征婚
来源:红网     2005-12-31 9:46:00
 

   内容提要:在待业、失业人口过大,社会可提供的就业、再就业岗位远远不够的情况下,有些女性凭借自己的文化优势,嫁给有钱人,侍夫教子,这对于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何尝不是好事呢?

  据某婚介所工作人员介绍,近两年大学生征婚人数不断增加,男女皆有,但以女性居多。 该婚介所征婚“花名册”上目前就登记了近30名在校大学生,多是大三、大四的本科生,年龄一般在20岁出头。对象要“有一定经济基础”,成为女大学生征婚的必选条件。据婚介从业人员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大,是女大学生频繁征婚的一个主要原因。

  笔者注意到,对于女大学生征婚问题,虽然众说纷纭,但归纳一下,基本上是两种声音,一种声音是:“对”。一种声音认为大学生也是“社会人”,不可能脱离社会现实。他们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一种声音是:“错”。另一种声音认为女大学生带有功利性的征婚行为,对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没有好处。

  研究了两种不同意见之后,笔者产生了第三种意见:不能用“对”、“错”来评论大学生征婚问题,因为这是个复杂问题,远不是“对”“错”两个字可以定论的。

  按照传统观念来说,女大学生看到就业压力大,就回避激烈的竞争,想嫁个有钱人“穿衣吃饭”,这是胸无大志,甚至会被认为是想过“寄生虫”生活。但是,如果树立一种新的观念,在待业、失业人口过大,社会可提供的就业、再就业岗位远远不够的情况下,有些女性凭借自己的文化优势,嫁给有钱人,侍夫教子,这对于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何尝不是好事呢?顺着这条思路想开去,即便有的男大学生凭借自己的文化优势,找个有钱的女人,自己当个“男家务”,这对于缓解就业压力不也是好事吗?我们的确应该正视现实,现实就是许多人不能及时有效地就业、再就业。人们应该改变那些不利于解决这个问题的传统观念。

  不过,话说回来,什么事都怕“一窝蜂”。如果女大学生“一窝蜂”式地不思就业忙征婚,也会产生社会问题。一是社会工作岗位高知女性比例会减少到不合理的程度,特别是不利于女干部的选拔和培养。二是如果相当一部分女大学生不到社会就业,也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不难看出,女大学生征婚这一社会现象,需要人们理性对待。如果没有形成“一窝蜂”,就顺其自然。如果形成“一窝蜂”,则要正确引导。

■相关链接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荣获全国媒体信赖的教育品牌--最强师资奖
  • 助学贷款受益者应共担风险
  • 消除校际师资差异 郑州取消“重点高中”
  • 三部委检查:中小学安全工作仍存在问题
  • 警惕高校非教育高消费 不让学生成为暴利对象
  • 北京外国语大学首次进军少儿英语培训市场
  • 每日一题:培养大学生的成本为何越来越高?
  • 警惕非教育高消费:大学生的培养需要多少成本
  • 热点酷评:金庸为什么选择去国外大学读博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