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东华大学积极开展留学生教育
|
来源:互联网 2005-12-12 7:08:00 |
|
近年来,东华大学留学生教育规模扩展迅速。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留学生人数由2003年的300多人增至1400多人,2004年全国留学生人数超过千名的高校仅有23所。东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正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引世界各地的学子,立足于中国民俗文化和学校特色,架起传播中华文化的桥梁,努力构建国内一流,高水平外向型、开放型的留学生教育。 真情关爱,做学生的亲人 东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确立“做学生的亲人”、“亲情服务”的理念,要求每一位老师在传授汉语言文化知识的同时,努力成为学生的朋友和家人,让远离家乡的异国学子感受到亲情的温暖。除了做好“一对一交流”、“节假日慰问”以及为专业生安排导师等常规工作以外,学院想方设法丰富留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如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之余带学生到自己家里包饺子;利用休息时间,陪学生打球、下棋,与学生拉近距离;带学生到文化场所,让学生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更快融入文化氛围,消除孤独感。学生们都把老师当作自己的亲人,有的学生虽家住杨浦区,却不愿就近入学,每天坚持赶到学校接受汉语培训。浓厚的师生情谊为留学生在东华大学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充分重视和尊重留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国家、文化背景、年龄、性别、宗教信仰和汉语基础的学生群体认真分析对待,力求考虑到每一位留学生的特点,让他们接受最好的汉语培训。教师们细致地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学生量身定制“学习套餐”;在不同的班级采取不同的教授方法,探索教学的最优方法。同时在教学中注重运用鼓励方法,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学院经常召开教研室会议,通过集体备课交流经验、集思广益,在相互学习中不断改进方法。 兢兢业业,一切只为学生学有所成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从学院领导到普通教师工作认真刻苦,任劳任怨。教师们每星期承担了二十多个课时的工作量,还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加班加点。教师们以强烈的责任感对待教学,教学大楼里没有上下课之分,下课时教师经常被学生团团围住,细心地为学生答疑,有的教师为准备一堂课的课件跑遍上海大小书店。教师们把学生的进步看作是最大的收获,其中有教师由于出色努力的工作,获得了上海市育才奖。 |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