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家有女神童 引发“教育战”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     2005-12-6 10:41:00
 

  爷爷父亲教她11个月识字3千

  “要不是他们耽误,她高中都要毕业了,然后直接考哈佛大学。”他指着旁边九岁的女儿说。

  说话者叫邹志云,贵州省瓮安县二中的一名化学教师。邹指的“他们”,正是他九岁女儿的爷爷奶奶及其亲生母亲。

  11月29日上午,邹志云带着他七岁就念初中的女儿,来到本报热线办公室,谈起自己由于与父母和妻子教育孩子方式截然不同,出现严重分歧,家庭也濒临破裂。

  邹的女儿坐在沙发旁,熟练地翻着报纸,最后翻到国际新闻版,很仔细地看着。和同龄人相比,小女孩显得少年老成,但掩饰不了眼睛里稚气的神情。

  邹志云介绍,他的女儿是1996年5月12日出生的。出生那天,门外一束蒲公英正在开放,父母给她取名邹束英。现在正在瓮安二中读初二。邹束英刚满3岁,开始上幼儿园,同时爷爷和爸爸在家里开始教她识字,用了11个月时间,邹束英就认识了3000个生字。在教认字的过程中,爷爷发现小束英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而在对小束英的培养中,爸爸则发现小束英有更好的抽象思维能力。认识到这一点的邹志云很兴奋,他开始交邹束英数学,他发现孩子学得很快,慢慢地邹志云觉得学校的节奏太慢了。就干脆让邹束英留在家里,自己利用课余时间给束英上课。邹束英4岁的时候,在爷爷奶奶和妈妈的坚持下,邹束英又上了半年的幼儿园。到5岁的时候,邹志云重新把她留在了家里。

  父亲独立辅导 10个月学完小学课程

  邹束英5岁时,邹志云就教她学完了小学的全部课程。邹志云在教学的时候尽量引导女儿从娱乐、游戏、玩耍及生活与劳动中来充实与丰富知识。小束英告诉记者,她没有一天是和爸爸坐在书桌前学习的。爸爸带她去逛街,指着广告牌认识了汉字。在跟爸爸下围棋的时候学会了算算术。在看杂志中教她学军事和政治。邹志云说,除了上课时间,他差不多连睡觉时间都跟女儿待在一起。所以自己仅用了10个月的时间就把小学一至六年级的课程全部辅导完。

  邹束英毕竟才是一个5岁的孩子,为了督促她学习,父亲也会因为小束英想偷懒而让她罚站。为了让小束英不浪费时间,他曾经把小束英的头发都剃光了,邹志云说,他在书上看到一个女孩子为了考上大学,把头发都剃掉了,当她被别人取笑时,就能督促自己赶紧回家看书。他给小束英剪掉头发也是想起到相同的效果。可是这让束英的妈妈看了十分心疼,为此,家庭战争不断。

  爷爷奶奶坚持神童回到学堂

  邹束英像一只雏鹰在知识的天空自由翱翔,在父亲、爷爷的辅导下,书本知识一学就会,一教就懂。

  但父亲在瓮安二中教书,工作繁忙,2002年,邹束英随爷爷来到在湖南江永县人民医院工作的叔叔家,坚持让束英接受学校教育的爷爷奶奶把小束英送进县实验小学读四年级。她接受知识快,老师一点就会,每天的作业总是第一个完成;但由于她年龄小,注意力只能集中几分钟,她上课爱东张西望,还下位走动。每当考试时,为防止她把试卷给别人抄答案,老师要为她单独安排一个房间考试。此时,束英的家长认识到,小学知识她已滚瓜烂熟,如果再读两年小学对她来说就等于炒剩饭,不如让她直接上初一。

  2003年9月1日,邹束英向江永县新星学校校长提出入学申请。7岁上中学在江永县还没有先例,就是在整个湖南省永州市也没有开过头,新星学校校长看她年纪小,以为是她走错了地方,告诉她这里不是小学,小束英一再申明自己是来读初中的,不信可以给她考试。校长拿了一套小学毕业考试数学检测题给她考,总分120分的题目,她得了110分,令人刮目相看,校长当场表态同意将她破格录取。由于她生活不会自理,不能住校,每天上学、放学都由爷爷亲自接送,每天来回要走6公里的路程,她也从不叫苦。

  当邹志云得知女儿在江永县被送进学校后,坚持要把孩子带回来,继续在家中进行授课。可是小束英的爷爷奶奶和妈妈坚决不让邹志云再带孩子。并且认为邹志云简直是在折磨孩子,一定要让小束英呆在学校里。有一次,邹志云因为女儿学习不认真,就打了她几下,妻子一个电话打到瓮安县妇联,说邹志云在虐待女儿。

  前不久,邹志云把邹束英接到瓮安,想在家中教授初中的知识,可妻子死活不肯,并因此要跟他离婚。现在邹束英插班到瓮安二中初二年级,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邹志云说,面对家人的压力和聪慧的女儿,他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教育专家认为两种方法各有利弊

  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陈平教授说,家庭教育目前在我国还比较少见,而在国外,每100个家庭中,大约有5—8个家庭没有把孩子送往学校,而是进行家庭教育。

  陈教授说,家庭教育相对于学校的集中教育,在效率方面确是要大得多,所以很多进行家庭教育的孩子往往很小就念完了初中乃至高中的全部课程。以前有实验证明,六年制的小学课程,用三年完成,与上完六年的孩子相比,没有什么差别。

  “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现象,不能简单的认为它是好或者坏”,“但是,家庭教育的一个缺陷是剥夺了孩子和同年人交往交流的机会,这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缺憾。”他说。

 

■相关链接  
  • 校园爱情密码18条你是否知道
  • 影视中的暴力英雄:将暴力变为时尚
  • 校园潜在暴力人物的十大特征
  • 2005各大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 年底紧俏专业及人才大盘点
  • 家有女神童 引发“教育战”
  • 重庆民办高校住宿分5级 富学生掷千金住别墅
  • 扬州大学签下历史上首份本科生“培养定单”
  • 台忧郁大学生达临界点 每4人中1人严重忧郁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