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先生昨天去孩子的学校听了一堂数学公开课。在他看来,这教学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几个相同加数的运算,可以说这样的题目就算老师不教学生也会得出计算结果,但老师还是讲得非常仔细认真,从具体的运算步骤、要求到最后得出运算法则,一步一步清晰、准确、明了。刚开始,闻先生也以为老师如此不厌其烦地讲算理、作演算有些多余,甚至还有点浪费时间的感觉,可在课后与几名小学生聊了以后才明白其中的内涵,因为课前学生只会得出题目的结果,但经过老师的讲解、示范,就清楚了运算的步骤、规则以及运算法则的来龙去脉。
上公开课的教师也说,孩子学习数学就是从简单的、具体的“1+1”开始,这也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如果我们省略这个十分简单的知识环节,那么,乘法、除法直至平面几何、立体几何、高等代数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就无法学习。
这让闻先生联想到了自己对孩子的德育教育,平时总是灌输人生意义、价值、目标、境界等方面的“大”道理,但符合孩子的实际接受、理解、行为能力的内容很少。昨天,他第一次试着问孩子:“你知道什么是爱吗?”孩子说:“爱就是不吵架,有东西一起吃,有玩具一起玩。”孩子的回答让闻先生非常意外:原来这就是孩子心中的爱,爱得很简单,很真切,很具体,把心中的爱化为了力所能及的实际行动。其实,孩子只有通过这样的具体行动和真切感受才可以逐步提高对爱的内涵的全面认识。我市有关教育专家认为,对孩子的德育工作,也应该从具体的、简单的事例开始然后逐步得出抽象的道理。许多老师、家长经常给学生、孩子讲要爱国、爱家乡,要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等,这的确是我们教育孩子的内容,但孩子能否真正理解、掌握并践行这些道理,值得我们思考。
因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归宿之一就是培养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实实在在的道德行为,而这是一个长期的、由浅入深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所以,老师、家长应该如传授数学知识那样由简到繁、由小到大,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构建孩子人生的“道德大厦”,使德育工作从具体的、点点滴滴的看得见、摸得着的“1+1”这样的小事中,实现德育工作的大主题、大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