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学也弄“百强榜”了。“近日,2005全国中学名校校长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论坛上,国内首次针对中学教育的全国性评选活动——《2005中国百强中学》评选结果正式公布。”11月16日《新华网》报道的标题是:“中国百强中学榜”哗然出炉,不少名校未入选。比如笔者所在的浙江,著名的杭高“榜上无名”。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不上网不知百强大榜多。百度一下“百强榜”,找到相关网页45800篇。中国富豪百强榜、纳税百强榜、民企百强榜、销售百强榜、连锁百强榜、餐饮百强榜、房产公司百强榜、黑心企业百强榜……这主要是关乎企业的,所谓“品排天下”;后来城市也百强榜了,医院也百强榜了,大学也百强榜了,这还真得感谢《福布斯》和胡润弄的富豪百强榜,中国今日发达的百强榜,大抵滥觞于他们。如此下去,对中国各种“榜”似乎也可以排个“百强榜”了。企业的百强榜,我向来不甚关心,可如今“榜”到中学里头了,面对如此“哈榜”态势,还非得说上两句不可。
如今这些“哈榜者”,其真正的目的是什么?这个“中学百强榜”尽管在网上网下引起争议一片,可主办方坚称“数据80%是准确的”。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有各种各样的排名,早已排得天怒人怨、让人厌烦;闹出个百强中学排行榜,岂非炉中添柴,火上浇油?这个榜的前头还挂着“2005”,看样子是想一年年折腾下去的。可以想象的是,今后如果这个“中学百强榜”成为教育的“软政绩工程”,那么注定会有人趋之若鹜;若是趋之若鹜了,那么,削尖脑袋、缴纳巨款“争取”入榜,就成为必然的趋势;而主办者赚个盆满钵满,就是必然结果了——看来这是“哈榜者”真正要“哈”到手的“东东”。
“哈”者,推崇、喜爱、追随、模仿也,源于港台青少年文化的流行用语。国人如此“哈榜”,究竟“哈”出了什么、“榜”出了些啥?与胡润弄的中国富豪百强榜不一样,富豪榜毕竟有曝光色彩,让“藏富者”的巨大财富晒晒阳光,让公众多一点信息知情,毕竟是好事。“哈榜者”如此之“哈”,恰恰没有从胡润那里“哈”到实质,而是“哈”来一个“百强”的“榜壳”。
多少向外学习,只学到皮毛、只“哈”来外壳的?刚刚在11月16日《报刊文摘》上读到一个述评,说的是韩剧《大长今》热播时,13亿国人中有2.5亿看得如痴如醉;而就在9月初,一个韩国美术代表团来到重庆,和中国本土画家联手办画展,开幕式上,“那些韩国GG(男孩)西装领带,阵容整饬,韩国MM(女孩)统一身着鲜亮的韩服,温文尔雅地坐在那里,举手投足都透着《大长今》里那种氛围与气质”;而中国画家们在酒桌上豪放地划拳,不拘小节地喧哗,“让邻邦友人大感不适”。《大长今》中尤其是那些男性角色的服饰,不折不扣地继承了中国大明祖先的衣饰以及朝服;这是因为,早在1780年前后,朝鲜(李朝时代)的官员就考察中华文明长达五个月,上自文化制度,下至衣食住行,他们都实行了“拿来主义”,汲取中华文明本质,此所谓“全面哈华”也。“哈华”之拿来主义,是拿到了礼仪之邦文明文化的精华,所以优雅不仅仅呈现在《大长今》里,而是渗透到了现实的举手投足之中。可如今,我们“哈韩”、“哈日”,究竟“哈”到了什么?“哈韩”,哈来的多为染发整容;“哈日”,哈来的可是卡通饰品。
我问一位前不久从日本公干回来的女同事:你觉得日本最值得一“哈”的是什么?她回答:女人。她说,日本女人不是都很漂亮,但化妆天衣无缝,脸上永远挂着笑容,叫人看了心里舒服,而且非常有涵养,很尊重别人,女人味十足。其实这就是最难“哈”的,一如《大长今》中主角长今的气质涵养,还真的难“哈”;好“哈”的是什么?一则“大长今后遗症”的网络笑话中说到,看了《大长今》后“做菜中去尝菜一定要让左手作托住状”——这多么容易“哈”到手的事,容易得就像“哈榜族”明白排榜就得排上100位而不是99位。
鲁迅在《拿来主义》中说:“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要想成为“新人新宅”,问题就在“哈”来之后,毁灭什么、存放什么、使用什么。“哈榜者”一路折腾过来,直到“哈”出个“中学百强榜”,已经是把“鸦片”从“药房”拿出来装进“烟枪”里了,你难道还要为其点亮“烟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