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老师必须记住每个学生名字?南理工新规引发争议
来源:南京晨报     2005-11-17 7:35:00
 

  近日,南京理工大学对2005年的新教师进行了一系列岗前培训,师德教育被放在了新教师培养工作的首位。“从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做起。”这是学校对新教师的基本要求。不过,这一新规定在师生中却引起了一些争议。 

  “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南理工的黄锦安教授近日在一场专题报告中,对学校的新教师提出这样一个基本要求。南理工宋文煜副校长说,对新教师的培养,最关键的是要把师德教育放在首位。南理工高等教育研究所马千里老师指出,大学扩招以后,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了很多,个别教师在多种利益的诱惑下变得不再崇高。学术腐败、教育诚信缺失等问题引起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不满。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师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记者了解到,大学扩招以后,教师的教学任务加重,加之各种科研项目,师生间的交流日益减少。甚至4年下来,老师连学生的名字都叫不出,更谈不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和指导了。不过,对于南理工的这一新要求,一些外校的师生对其必要性表示质疑。

  “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并不现实”,钟山学院的陈老师认为,如果课少还好说,对于课多的老师来说难度尤其大,而公共课老师要上那么多班的课,即使记住也很难对上号,所以他觉得不该强求老师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苏州大学的洪同学认为,大学阶段的学习不同于小学、中学等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掌握专业技能,广泛涉猎各种知识,不需要老师对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具体了解,老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另外,大学老师除了繁重的教学任务外,还有各种科研任务,时间上也不允许老师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学生身上。”

  在接受采访时,不少老师表示,在师生交流严重欠缺的高校教学环境中,“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的确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学校不应该将此作为一项任务和要求。不过,做老师的确实应该尽力去熟悉每一个学生,以便于交流、指导。有老师客观地指出,只要不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用哪怕只是一学期的时间,记住大多数学生的名字,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相关链接  
  • 老师必须记住每个学生名字?南理工新规引发争议
  • 开江苏高校先河 南林大:拖欠学费催交无效曝光
  • 沈阳每年150万元支援大学思想政治教育
  • 十年培养百万中专生 农村百万中专生计划将实施
  • 比碾死师生更恐怖的是早上5点多晨练
  • 兰州一中入围百强中学名单官方不予认可
  • 考研笔试应该废除?
  • 徐静蕾明年先考研再教书
  • 因考点人数过多 4千考研生网上报名作废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