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聚焦素质教育:校园不闻朗朗读书声是进步?
来源:新华网     2005-11-3 10:17:00
 

    记者最近在大连市多家中小学校走访时发现,不少学校取消了晨读,一些学校的晨读课上也是声若蚊蝇;语文课堂上因为“遗忘”了朗读教学的环节也显得一派沉闷。校园里原本朗朗的读书声几乎听不到了。校园不闻读书声,静悄悄的校园到底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倒退?为此,记者进行了多方采访。

  随着大连市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很多专业人士都指出应让校园恢复朗朗的读书声,但在不少语文老师和家长中间却仍然流行着“朗读对孩子没用”“浪费时间又不能提高成绩”等观点。近日,记者来到了某中学,早晨的校园显得很安静,学生在操场逗留一段时间后就开始了正式上课,朗朗的读书声一直没有出现。校长说,秋季开学作息时间按市里要求统一改了之后,学校就没了晨读时间,所以取消了早读课。这样的说法在其他中小学校长那里得到了验证。

  记者又走进了一些语文课的课堂,有的老师面无表情地范读一遍课文了事,有的老师让学生默读即可,多数老师不重视范读和学生朗读环节。教师越来越不重视“读”书,学生越来越不会开口朗读的现象显然不是作息时间改变造成的。大连市第十三中学具有12年语文教龄的秦永利老师分析说,近年来,朗读不被重视的深层次根本原因是在现行考试制度影响下,学校、家长和学生“为考试才学习”的功利心态日益严重。“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老师就教什么,考试没有口语项目就不再重视朗读教学,这种现象是违背语文学习规律的。”

  阅读、作文的分值高,学生少开口多动笔做题就能得高分——静悄悄的校园是一种学校提高教学效率的体现,这似乎成了学校和家长们的“潜意识”。但与此同时,中小学生朗读水平之低,逐渐引起了关注。一位语文老师介绍说,课堂上齐读时虽然声若洪钟,但字字停顿、拖腔唱读、表情木然,个别朗读则不是结结巴巴就是索然无味,自由朗读时又发呆或翻书……

  “‘哑巴语文’真让人揪心啊!”一些语文老师和专家对此忧心忡忡。三十四中语文老师范思扬说,声情并茂的朗读是一种情感体验和审美活动,能够通向作品的深层,而仅靠做题和授课只能锻炼学生僵硬的考试技术,根本培养不了学生对文章的情感领悟和语境理解,也适合不了日渐灵活的考试,特别是高考。

  大连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陈德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听、说、读、写是语言文字培养的四种基本能力,其中流利而富有感情的朗读是人的语言文字综合运用、特别是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前提。目前在校园中朗读的缺失,将对孩子的终身发展和素质培养留下“缺陷”,如口语表达能力和文字敏感程度等方面将明显欠缺。(完)

■相关链接  
  • 聚焦素质教育:校园不闻朗朗读书声是进步?
  • 五年内高中生全能进优质校 基础教育实现现代化
  • 一些城里人为争教育“两免一补”优惠农村户口竟成抢手货
  • 学生退园后难索教育储备金
  • 素质教育难实施,都是老师素质低惹的祸?
  • 考研也是考验
  • 美国硕士国际奖学金项目开始申请
  • 获取英名牌中学奖学金需具备哪些条件
  • 签证有变 美国留学敏感专业详细列表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