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镇途新学期开学,广东佛山3.8万名高一学生正式启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在英语教材中,航天英雄杨利伟出现在第5课,而篮球明星姚明成了小文章“你心目中的英雄是什么”的例子,此外,语文课本选用了一高考状元的文章———《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让现代有声望的明星或者其他杰出人士入选新教材,这的确很新鲜。有过学生经历的人都知道,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接触到许许多多的人物,有革命先烈、战斗英雄、艺术家、科学家、神话人物……这是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也是潜移默化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重要手段。
但是无可否认,由于这些人物距离现时已较为久远———有的甚至在几千年前,很可能与现在的学生产生“代沟”。譬如说到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学生或许会有疑问,小小一根针去买就行,一定要费时费力去磨,这是恒心还是炒作?尽管教师可以就当时的环境和蕴含的教育意义进行解说,但由于时代的隔膜,恐怕效果是要大打折扣的了。
现时将影响力非凡,同时在人们心目中美誉度较佳的明星入选各种教材,正好弥补了这种缺憾。他们活在现代,本来也是普通人,他们奋斗成功的历程和拥有的优秀品质,对于学生来说充满着时代气息,在平时也都可以通过媒体对明星观察和接触,这样显然更有亲和力,并不像对于一些伟大人物那样只能“高山仰止”,此时收到的效果自然大不一样。
当然正如俗语所说“有利就必有弊”,让明星入教材同样有着弊端,譬如说引发学生更加狂热的追星热潮,或者造成“不爱科学爱明星”的后果,这就需要引起教育部门的注意,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入选的明星理应德艺双馨,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不宜过多,另外引导学生对此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类弊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让明星入课本,说到底目的是让本来略显呆板的教材变得鲜活起来,让学生更好更多地从中吸取营养,我以为只要在一个合理的“度”内,很值得期待和赞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