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他决定参加全国成人高考,用了半个月时间的高强度复习,以优异成绩考上北京联合大学;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是一个喜讯,也是一个苦恼,因为近万元的学费让他读大学的希望变得渺茫;他是文昌市公坡镇沧海村27岁的符史勤———
15年前眼睛开始逐渐失明 如今成了二级视力残疾人
据符史勤介绍,12岁那年,他正上小学六年级,一次上课时,他忽然感到自己看黑板上的字看不清楚。
一开始,他以为是自己看书看多了,视力下降造成的,因此没有太在意。到了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他感觉黑板上的字越来越看不清楚。老师将他的座位调到了前面,他仍然感到特别费力。有一天,他来到学校附近的眼镜店,想配一副近视眼镜,可工作人员给他试了半天,也没有配到一副合适的眼镜。店主建议他去医院做眼睛检查。
父母带他去省医院检查,医院的诊断结果是:“视网膜色素变性”。此后的日子里,小符靠药物和打针治疗努力使自己的视力能够得到恢复,至少不要恶化。然而病情一直没得到好转,开始只是觉得看东西模糊,后来感觉有东西挡着视线,而且障碍的面积还在逐渐扩大,到如今,他是二级视力残疾的盲人。
把眼睛贴在书本上 用放大镜一点一点地看书
11日上午,记者来到了小符的家中。见到小符的时候,他穿着整洁,眼睛上戴着一副墨镜,脸上始终挂着自信的微笑。他的谈吐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自信、开朗、幽默。如果没有那一副墨镜,几乎看不出他是一个盲人。
小符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多年走过的坎坷道路。
小符初中毕业后,考上了海南外国语师范学院英语教学专业。那时候,他的视力还在逐步恶化,每次看书,他都把眼睛贴在书本上,用放大镜一点一点地看。他的眼睛比平常人更容易疲劳,看不了多长时间,他就会感觉到眼睛很痛,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休息一会儿,揉一揉眼睛,再继续看下去,这样坚持看完几页书,眼睛就要酸痛很长时间。
这样坚持了3年,1998年他中专毕业后,应聘到万宁兴隆一家酒店当外宾英语口译,并利用业余时间考取了《中国饭店职业英语中级口语水平证书》。然而在酒店干了不到一年时间,他的眼睛的状况更加恶化,给客人填写一份《身份登记表》就要费很长时间。最终因难以适应酒店工作,不得不离开。
此后,他在家里呆了3年。2003年,在亲友的帮助下,他来到海口参加了省残联举办的盲人保健按摩技能培训班。经过一个月的培训,他掌握了初步的保健按摩技能,期间还自学了盲文的读写。2004的时候,他还学会了使用“盲用电脑阳光读屏软件”,可以借助电脑阅读汉字书刊、上网、收发电子邮件等等。
羡慕同学生活顺风顺水 自己独自面对冷嘲热讽
回首多年来自己走过的道路充满风风雨雨,再看看曾经的同学们大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小符的心里充满了羡慕。他对记者说:“今年我都27岁了,但是我没有工作,没有事业,也没有爱情,可以说是一无所有。而我原来的那些同学,基本上都成家立业,幸福美满。有一个姓李的同学,当年我们一起中专毕业,他毕业以后被保送到武汉上大学,大学毕业以后他回来在海南一所高校教书,如今的他,在海口买房结了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我……”小符没有再说,陷入了沉默之中。
小符告诉记者,自从他的眼睛失明以后,他受到过很多歧视。2003年他在海口上盲人保健按摩技能培训班的时候,有一次他搭乘一辆中巴车,但是售票员不让他上车。小符觉得非常委屈,就问为什么。售票员竟然对着他说:“你是个盲人,万一不给我们钱怎么办?”说完,车开走了,当时小符只感觉一个影子渐渐离他远了。
小符眼睛残疾仍然坚持求学,周围的冷嘲热讽一直都没有停止。有时候他从村里经过,有些人就议论说:“一个瞎子,还读什么书啊?”“这么大年龄了,花了这么多钱,一点活都干不了,一天到晚不知道干些什么?”每当听到这些话的时候,小符只有低着头默默地走,可是脸上早就挂满了泪水。
曾经几次对生活失去信心 无法割舍对父母的牵挂
“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失去自由和希望。”小符告诉记者,在1999年离开酒店呆在家里的三年里,他简直到了崩溃的边缘,几次产生自杀的念头。“那三年里,我没法读书,没法工作,也没有在家帮助父母干活,总感觉是被封闭在家里。每当看到父母忙忙碌碌的背影,我都感觉到自己在家是个多余的人。”小符难过地对记者说。
小符说,每当想起自己多年来给父母添了这么多麻烦,而长大了却不能给父母分担一些负担,他就会感觉头疼,实在受不了了,他就跑到田野里去,想割腕自杀。但是,再想想自己这么大了,还没有给父母尽孝,又只能含着眼泪再回到家里。
唤起对生活新的希望 参加成人高考拿到大学通知书
在海口参加盲人保健按摩技能培训以后,小符感悟到很多人生的道理,也唤起了他对生活新的希望。他感觉父母和亲友多年来一直关爱着他,自己必须要学到真正的本领在社会上立足,这样才能更好地报答父母,报答所有关爱他的人,而他目前掌握的按摩技能,远不能找一份理想的工作,他决定参加成人高考。
2005年9月份,他用盲用软件上网的时候,查询到了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针灸推拿专业的招生简章,他决定尽全力考取。北京联合大学给他寄来的考试资料,他用扫描仪一张张输入电脑,在请别人帮他整理成电子版的文档,这样,他再用盲用软件听着复习。当时,离考试只有15天的时间,他每天早上8点钟起床,凌晨2点钟睡觉,有时候看书眼睛都肿得很高,但他一想到自己的目标,就咬紧牙关挺了下来。功夫不负有心人,2005年12月中旬,北京联合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送到了他的手中。
两年读书需近三万元费用 家境困难期待好心人帮助
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小符和父母都激动地哭了,因为这是他用非常人的毅力换来的丰收果实,但是同时,他和父母也陷入了另一个苦恼之中。小符的父母均在家务农,他有两个弟弟,一个大学毕业后刚刚工作不久,另外一个还在读大学。为了供孩子们读书,为了给小符治病,小符家里早已经债台高筑。北京联合大学要求他在2006年2月26日之前报到,为此,省残联已经给了他一定的援助,而高达7000多元的费用小符还没有凑够,两年读书需要近三万元的花费更是无从谈起。小符的母亲哭着告诉记者:“孩子这么争气,我和他爸爸都很高兴,但是家里实在没有能力给他支付学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