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中心 >> 教案 >> 基础教育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新机制让贫困县教育面貌一
来源: 霍邱网     2007-9-26 16:17:00
 
    今年,省委、省政府把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和全面消除农村中小学危房列入我省十二项民生工程。此项改革是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下大决心、斥巨资实施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改革,也是我县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一次千载难逢的重要机遇。一年来,按照上级政策要求,两项民生工程在我县扎实推进,运行良好。本报从这期开辟"聚焦民生工程"专栏,旨在解读民生工程政策、报道各地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等,让我们一起从中感受民生工程带给农民的欣喜,带给农村学校的变化。

辍学生重返课堂

    "我终于可以回来上学了"。今年春季新学期到来的这一天,15岁的白莲乡中心学校八(4)班学生刘照玲脸上充满了喜悦。由于家庭经济窘迫,一年前,她随外出务工的父母去上海松江区,准备和妈妈一起打工,让她作梦也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又能重返课堂了,而且还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刘照玲的妈妈算了一笔帐,免教科书85.32元,免学杂费95元,只收10元作业本费,每年还发200多元的寄宿生活补助,"国家的政策多好啊,要不我家的孩子就上不起学喽。"

    在我县像刘照玲这样因贫困辍学又重返课堂的学生还有很多。目前,全县现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181843人,其中小学105879人,初中75964人。据统计,全县共有18882名贫困学生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10.4%

局长感言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惠及我县千家万户的大事、好事。今年是第一年,非常关键。为做好此项工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安排,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县教育、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组,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强化了宣传,印发《知识问答》,发放宣传画和宣传卡片等;加强了培训,召开专门会议进行专题辅导培训;制定了预算编制方案、资金管理办法等,加大了对新机制实施督导检查力度;目前已下拨资金2710.4万元,确保了春、秋两学期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

    教育局王俊局长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学校为了筹措经费东拆西借,新机制的实施,使教育由过去的吃"杂粮",变为现在的吃"皇粮",经费由各级政府按比例分担,使教育投入有了制度保障,新机制的建立从根本上解决了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改变了农村义务教育"政府无力投、群众不能集、学校不准收"的尴尬局面,实现了"人民教育人民办""人民教育政府办"的转变。可以用这么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废三千年农税,誓让民生兴旺。免亿万人学资,定叫国基宏固。

相关链接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原则是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逐步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与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我省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内容包括:1、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免杂费的比例由中央和省按照6:4比例分担。省预拨的2007年免学杂费补助标准是:农村小学为184//年,县镇小学为234//年;农村初中为276//年,县镇初中为330//年。免杂费后中央和省共补助我县4631万元,加上县级补助公用经费216万元,合计4847万元。2、提高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3、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4、巩固和完善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确保按照足额发放。

我省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步骤是从2007年春季学期起,分年度逐步实施。12007年,全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并补助公用经费。22008年,进一步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生均公用经费达到中央核定的我省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我省承担的提高标准部分,具体分担办法另行制定。32009年,中央出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我省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低于基准定额的差额部分,按照国发[200543号文件要求当年安排到位50%,所需资金仍由中央和地方按64比例负担,我省承担部分的具体分担办法,省将另行制定。42010年,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全部落实到位。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