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丽琴
日前,《光明日报》推出聚焦新型劳动者的报道,但有个问题却值得我们关注。你的职业过时了吗?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职业2000余种,且长期处于更迭变化之中。根据人社部编制的新的职业分类大典,与第一版相比,新增347个职业,取消了894个职业,547个职业消失了。这样来看,不少职业还未过时,至少还没有消失。但未来呢,这也是很多家长最想知道的。
家长想知道,多数并非是为自己的职业问问前途,更多是为自己的孩子做做“功课”,便于培养孩子的兴趣和选择未来的专业,提前介入,谋个“好差事”。这种想法无可厚非,但实际上真正的作用不大,倒可能限制了孩子的发展空间。对于孩子未来的职业,可以适当引导,却不必越俎代庖,替孩子决定。到底选啥,可能还是交给孩子就好。
就以人社部的职业分类大纲为例,有大量正在兴起或已初具规模的新职业未被收录。几年前,家政服务员、保育师一出来,大家还觉得这些“三百六十一行”挺新鲜,现在旅游体验师、数字视频策划制作师、农场经理人、大数据架构师、段子手、云服务专家……新职业的不断涌现。虽然看名字很多人都未必知道新职业是干什么的,但大家见怪不怪了,很多年轻人都乐于去尝试了。如果在这些方面有特长,会很受欢迎,这些新职业也是很多企业争相招聘的当红“工种”
所以,现在的职业选择,不仅余地大了,还在自主性等方面给予人们更大的空间。前所未有的社会活力,释放了足够的活力和空间,可以供个人去追逐和拓展。现在的年轻人,更愿意自主择业,去追逐梦想,选择自认更有价值的职业和生活。选择一个安稳职业,过按部就班的生活,这种家长式的选择不太可能成为年轻人的心头好。用大一点的话来讲,这叫逆潮流而动,是不得人心的。
怕入错行,这是很多家长的心态。社会在变迁,谁也不敢说哪一行是对的。银行业以前是金领,为人所羡慕,但今天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一样免不了下岗。因此,选职业还是交给孩子吧,家长要做的,就是利用自己的经验和观察,尽量让孩子了解趋势,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学习方向。比如现在很多职业,都同互联网相关。这一波社会变革,是以信息技术等引领的,在这方面,可以让孩子多下点功夫,为未来多打点基础。但这种选择,更应是趋势性的,不要选择在新技术正在抛弃的,比如激光照排兴起了,你非要选择当铅字排版员,选择了很快成为时代的背景,成为人们记忆的一部分。这种方向的错误不要犯,应该问题不大。
未来的事还是交给未来,孩子的事还是交给孩子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