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在线留言
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职业技术教育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创新创业教育,高职亟须实现十大转变
来源:光明日报     2016-5-24 16:13:00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需要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切入点,在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上进行破题。而坚持问题导向,把握教育规律,补齐培养短板,高职院校亟须在十个方面进行转变,全面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转型升级。

理念上,从“训技能”转向“重精神”

创新创业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高频热词,但作为教育者,不能仅仅把它看作社会的一抹“流行色”,从而平庸化为实用主义的“技能教育”、急功近利的“致富教育”。创新创业教育首先是一种理念和精神教育,要融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绿色创业”“职业担当”等创新创业的时代精神,以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的品质要求赋予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新的内涵。唯有在全面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精神与意识的基础上,才能激发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质,培养出社会和企业发展所期望的人才。

内容上,从“单创”转向“双创”

如果说“创业”点燃了教育的激情,那么从“创业”走向“创新创业”或者“创意创业”,是其教育意义的全面深化和提升。当前社会创业正在经历一个转型升级的过程,从精英创业到草根创业、创客创业,从低端产业到高端产业、创意产业和新兴产业,处处彰显着创新、创意的魅力和推动力。与此相适应,高职院校必须将专业领域的创新、创意理念融入到创业教育中,以创新或创意驱动创业,推动创业教育内容与形态的同步升级。

体系上,从“点状”转向“链式”

目前,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普遍还是“点状”结构,由于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往往还浮于表面,不同部门各做各的点,看似各司其职,实际各自为政、步调不一,资源和管理也都比较分散。高职院校要将创新创业教育沉到专业层面,将意识引导、知识传授、活动熏陶、实践提升等各个环节的“点”串接成相辅相成和循序渐进的“链”,构建基于“专业+”的意识和价值教育、能力与素质教育、实习与实训教育、实战与孵化教育的全链条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机制上,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既要精准把握学生“想要什么”,更要关注自身供给上“能给什么”。创新创业资源的有效供给,在于是否能够适应产业转型发展的要求,是否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要从“供给侧”改革入手,发挥开放、实践以及产教融合的高职办学优势,从更接地气的专业设置、更对接职业岗位的教学过程入手,改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环境和方法、模式等供给侧结构,建立丰富、多元、灵活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与服务的新型供给机制,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个性化品质和学生吸引力。

受众上,从“开小灶”转向“大众化”

创新创业教育一度是少数有创新创业意愿学生的“小灶”,当“星星之火”开始逐步“燎原”,越来越多的学生跃跃欲试投入创新创业大军之时,高职院校要从“开小灶”走向“大众化”,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尤其是要以专业教育为主阵地,形成课程本位、课堂主体的新格局,使创新创业教育从“旁支”到“主干”,覆盖全体学生、贯穿学习历程;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探索分层次、多元化、可选择的教育教学方式,吸引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使创新创业之树在校园生根、成长。

课程上,从“碎片化”转向“嵌入式”

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层基础,目前高职院校开设的公共性思想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专业性课程以及第二课堂维度的活动性课程,还比较“碎片化”,还难以支持创新创业人才的系统培养。要把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拧成“一股绳”,需要在构建“嵌入式”课程上下足功夫。既要将创新创业的知识体系、精神理念嵌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也要将特定的专业、职业背景嵌入到创新创业的基础性课程中,在专业技术的语境中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还要打破单个学科、专业的固守版图,更多地开设一些专业交叉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通过“跨界”的知识、能力嵌入,促进复合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师资上,

从“散兵”转向“正规军”

“不经一师,不长一艺”,教师是学生创新创业的启蒙者和引路人。面对创新创业教育这样一种更高层次的教育教学形态,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师而言,基本上还是一支“散兵”队伍,还普遍存在构成单一、数量不足、缺乏丰富的职业理念和社会经验等问题。要打造一支创新创业师资的“正规军”,需要进一步更新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培养理念,通过制度化、专业化的培训给“学院派”教师“补课”,提高专业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和能力;引进和聘请创新创业的社会成功人士组建专兼结合的导师团队,开展导师与学生对接活动,让教师成为学生创新创业的“同行者”和“实战导师”。

形态上,从“情景”转向“实战”

目前很多高职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往往都是从活动切入,场面轰轰烈烈,但大多是“闭门造车”的“情景剧”活动,学生“激情有余”而“内功不足”,很难形成持久的积聚效应。为此,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也要秉承“知行合一”的职业教育思想,通过创设具有真实职场环境的教学环境,开展对接职场岗位工作过程的教学活动,以真实的创新创业项目为载体组建学生创新团队等方式,把教与学、学与做、做与创紧密结合起来,构建起一个理论与实践、隐性与显性、情景与实战相交融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圈。

平台上,从“小舞台”转向“大熔炉”

“创业园”“创意园”是当今高职校园的一道靓丽风景,浓厚了创新创业的校园氛围。然而,这类平台终究还是校园“小舞台”,难以完全满足创新创业的高度开放性要求。高职院校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置身于职场的“大熔炉”,更深入地触及实体经济领域,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落实到创新创业教育上。与政府、企业、社区、基金会等组建“1+1”或“1+N”的创新创业教育合作组织,通过校企协同获取更加开放、生态的外部资源,丰富和拓展创新创业的教学和实践平台。

评价上,从“闻花香”转向“尝果实”

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最终都要落在学生上,课堂的知识、校园的体验和职场的实践让学生真切的“闻”到了创新创业的“花香”。但如何让学生真正“尝果实”,需要我们建立起一个成果评价与展示的有效工作机制。比如要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对学生创新创业学习和实践成果实行学分认定、积累与转化,充分尊重和支持创新创业成果。要通过对学生创新创业成果的孵化扶持,形成一定的经济效益;要完善创新创业竞赛和技能竞赛机制,展示学生成果,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就感。

(作者王振洪浙江省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