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我市职业教育招生呈现四大变化
|
来源:梅州日报 2007-3-13 14:58:00 |
|
[职教之窗]
去年以来,我市教育行政部门以市委、市政府建设东山教育基地市职业技术学校为契机,围绕扩大招生规模这一工作重点,积极开展宣传,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我市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年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均达历史新高。
学校招生呈现四大变化——
一是招生数量有新的突破。2006年我市中职招生共17753人,对比上年增幅21.4%,创下我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的最高纪录。市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刚建成招生就突破1000人。学校由原来的只有一个专业在校生45人发展到12个专业在校生2300多人,实现了跨越式、跳跃式发展。市农业学校在上年招生大幅增长的基础上,2006年再突破纪录,录取新生达1002人,对比上年增幅110.9%。兴宁、梅县、大埔等县职业学校招生和全市四所技工学校招生均创历史最高纪录。
二是生源结构更加多样化。2006年录取的新生中,不但普通高中上线学生比例大幅增加,而且出现了不少普通高中转学生、高中毕业生,并出现以前难得一见的普通大专毕业生回炉读中等职业学校的现象。职业学校良好的就业形势使更多的学生及学生家长认识到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三是生源地域分布更为广泛。我市的中职招生在以本市各县(市、区)生源为主的基础上,招生地域已延伸到邻近省、市甚至更远地方。入学的新生不但来自邻近的河源、潮州、揭阳、汕头等市,还来自江西、福建、湖南等省,更有远道而来的黑龙江的学生。
四是家长、学生观念更加务实。越来越多的家长、学生已经认识到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人才观念重新在人们心目中定位。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就读职业学校掌握一技之长带来的实惠,更多地把目光投向了中等职业教育。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及省有关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文件精神,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优先发展的战略高度,确定了抓职教就是抓经济、抓发展、抓稳定、抓效益的指导思想,以超前的意识,认真做好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把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纳入教育统筹规划,从政策、资金各方面对职业教育给予大力支持,为职教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为加快我市职业教育发展,市委、市政府确立实施职业教育“龙头带动、品牌驱动”战略,全面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梅州城区以新建市职业技术学校作为龙头,同时做大做强各县区重点职业学校和骨干示范性职业学校,加快发展我市职业教育的步伐。2005年,市政府在财政困难情况下,决定在东山教育基地由政府划拨180亩土地,投入8700万元兴建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投入8500万元建设市技工学校新校区并把技工学校建设列入“十项民心工程”和“文化梅州战略重点建设”项目。
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决策,有效地引导和促进了我市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市职) |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