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达罗捷派学校很荣幸参展近期的国际教育展会,与展会现场的家长们做深度的交流沟通,为家长和学生的择校提供精准的帮助。参加展会的学校有公立学校也有私立学校,在众多学校中,达罗捷派学校可算是非常吸引家长眼球的。

展会亮点:
1学生自己设计的校服
以学生作为校方代表参加展会的不止达罗捷派学校一家,学生穿校服参加展会的学校也不止达罗捷派学校一家,但穿着学生自己设计的校服参展的学校,全场独一无二,只有达罗捷派学校。

2学生们主动参与展会
达罗捷派学校的小主人翁们,主动要求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学校参展的展会,自豪而骄傲地向其他孩子和家长介绍自己的学校,期待更多人能够知道、了解达罗捷派这个小而精的国际化私塾。学生们提出这个idea之后,老师们也是十分支持,并为他们印制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张名片,肯定他们的主人公意识,赋予他们作为学校小主人的权利,向参加展会的家长们介绍他们的在校生活点滴、以及他们对于达罗捷派的感情与用心。

3在展会中收获更好的自己
几场展会下来,孩子们得到了很多锻炼:不善于沟通的孩子敞开心扉,与参观家长现身说法,主动介绍自己的学校、诉说自己的改变;耐心度有待提高的孩子,通过展会现场与不同家长不厌其烦的解说,变得越来越耐心也越来越细心;参与展会演讲的孩子,在公共演讲能力上有了很大的提升,演讲内容逻辑性渐强,现场感染力也在不断提高。孩子们的点滴变化让达罗捷派更加确信:项目式学习,无处不在。

学生Jason演讲什么是项目式学习

学生Dlelancy为大家展示学校宣传片

学生Alvin为大家展示自己的个人公益项目

学生Jenny演讲校服设计的项目式学习

学生Cheshire为大家讲述为何选择达罗捷派学校

孩子们的演讲获得现场参展孩子和家长好评
敬言敬语
几场国际教育展下来,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加入到国际教育的队伍中,但是面对市场上众多的国际学校,许多家长都有些眼花缭乱、挑花了眼,那么怎么才能选择到最适合孩子的国际学校呢?敬校长有话要说:
我觉得所有的家长在参加国际教育展的过程中都表现得太过焦虑,这几次的展会中,不论是展厅还是演讲厅,大多数的家长都是愁云满面,而且孩子们脸上也无光。其中只有很小的孩子,小学或者学前的孩子会带着好奇心,过来自己探索,看看宣传册、宣传片。没有任何一个中学的孩子是主动出击的,主动向我们提出疑问的,这是一个很可怕的问题。

在家长帮展会的演讲中,投影设备出现问题,我就在会场前后地走,与家长和学生近距离地沟通,有很多家长会积极地询问“什么是项目式学习”,当我说想找一个孩子,孩子才是我们择校的主题,也是教育的主题,也是大家共同聚在展会的原因,但是当我往后走的时候所有的孩子都把脸往后扭,这是一件让我很失落的事情。为什么孩子自己不参与进来,在择校的过程中显得很被动,难道这本身不是一个教学的过程吗?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学校,让他(她)知道自己在寻找什么,他(她)对选择的东西有渴望,他才会珍惜他得到的。他轻易地去到一所学校,入学去那后也还是很被动地学习。

有的时候国内很多已经选择了要把孩子送到国际学校的家长,还是没有能够认清一个问题:学习是不分场景的,很多很好的学习经历并不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如果我是展会主办方或者学生家长,我一定会提前做好一个表格分发给现场的孩子,表格里有学校的名称,学校的特色,学校的走向,外教的比例是多少,有没有喜欢的课外活动,让他们自己去做调查。所以我在这里也呼吁大家,别忘了国际学校真正服务的人群是谁,别忘了教学的中心是谁。择校这么重要的事情,可以说是关乎学生一生的事情,都不让学生自己参与进来,他们没有渴望参与进来,那他们还如何去学习呢?

展会师生瞬间
敬校长温馨建议
1抵消焦虑感
首先,父母要适当放松自己紧绷的神经,因为家长所表现出的紧张情绪会传递给孩子,让孩子认为择校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每一步都要走得小心翼翼的。其实前面是很美好的风景,孩子的路没有越走越窄的,教育资源非常丰富,孩子应该要找到一个自己认真挑选的,拥有归属感的教育环境。
2让孩子独立完成一部分市场调查
给孩子们一个机会,让孩子自已独立做一部分市场调查,他需要知道他的选择有哪些,而选择的过程更多的也是一个认知自我的过程,“我想要去什么样的学校”、“我对国际学校有哪些需求”、“我能够去到什么样的学校”……
3主动出击
当孩子想好了自己的选择,就要教育他(她)有勇气接受自己的选择,让他(她)带着自己的问题过来,选到自己合适的学校。
每次展会达罗捷派学校都充分展现了 小而精、国际化私塾的特点,着重推荐项目式学习、跨学科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领导力和公共演讲能力,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些展会真正帮助到一些为孩子择校而焦虑的家长,能够为更多家庭带来纯正的国际化教学。在国内,在家门口,享受到美式高中的教育,达罗捷派学校期待您的探访。
教育警言:
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 —赫尔巴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