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在线留言
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自考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小伙因父母陪读工作陪相亲 微博求“断奶”引热议
来源:北京晚报     2013-7-25 15:56:00
 

  上学的时候,母亲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工作了,父母在单位附近租房,每天给他洗衣做饭;甚至去相亲,父母也会偷偷打车跟去,帮他暗中“参谋”。26岁的湖北小伙子小何遭遇了上述“幸福的烦恼”,他在微博上发出了“求断奶”的呼吁。
点击进入下一页点击进入下一页

  初看小何的经历,相信不少人都会有“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感觉。但仔细想来,如此“关爱”真是孩子成长所需要的吗?或许未必。姑且勿论父母在这其中付出大量的辛劳,如此的“被关爱”恐怕也会让长大成人的孩子不堪重负。我们总是在呼吁80后、90后的年轻人要独立,要“断奶”。可如此看来,“断奶”是否应该先从父母身上开始呢?

  一辩:一路“三陪”,父母之爱源于自私?

  正方:爱不能强行“捆绑”

  王伟(媒体人):说实话,我都替这个男青年觉得累。父母这种爱给孩子的都不是幸福了,完全成了一种负担。从感情方面来讲,父母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附属品,自己财产的一部分,所以觉得我是为了你好,做什么都是理所当然的,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完全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感受和需求。这样一来,作为孩子哪还有什么自己的人生啊,完全是在过父母的人生。

  从实际效果来讲,我真觉得有的时候这种父母是在帮倒忙。大城市生活本来就不容易,生存压力、职场压力、生活压力,都需要去应对,现在父母过来跟在身边,还要担心自己一句话会不会就惹得父母伤心了、不高兴了、犯病了,而这些担心和困扰,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反方:这才是最无私的爱

  吴凤(化名,房地产从业者):说实话,我看到这条新闻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男生好幸福。我没有这样的父母,所以我很羡慕他。这个世界上大概也就只有父母可以这样以孩子为中心,对于任何付出都不求有所回报的了。如果把这样的爱还形容成“自私”,那我觉得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无私的东西了。

  而且,无私不就是不顾自己的利益嘛。这个男生的父母也说了,老两口在老家有很多朋友,并不喜欢在大城市生活,到大城市来完全是为了儿子。本来也是,退休了,两个人在老家,日子可以过得多滋润啊。但是为了儿子,两个人就毫不犹豫牺牲掉自己的生活,孩子的利益和幸福高于一切,我觉得这是世界上最无私的爱了。

  二辩:上学陪到相亲,一路助儿成才?

  正方:无私陪伴,让孩子更自信

  李敏(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我觉得,包办式的陪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因为他们在父母的眼中,永远都是最好的,所以相对来说,这类人都比较有自信。而且,因为成长环境中都是满满的爱,所以在感情上,会比较有安全感。我觉得这一点,对于一个人的性格完善非常重要。

  而且我认为,父母的包办不一定就必然导致孩子生活的“低能”。像新闻中的男生最终变成“奶瓶男”,肯定不全是家长包办的错误,自己身上也是有原因的。我觉得这个道理跟“富二代”不一定都是脑残公子哥的道理是类似的。相对安全和优越的情感条件,使得孩子在成长的时候能更加心无旁骛地专注于自己的兴趣或是职业发展,不必受缺少呵护缺少爱或者是问题家庭的困扰,这样的人,当然更容易成功。

  反方:且不论成才,成活都是难事

  李朋(化名,厦门大学博士生):我觉得这种包办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很难避免成为生活低能儿。家长在的时候,可能会把他们的生活料理得很好,他可能也会像普通人一样生活,甚至由于有家长的照顾,他可能看上去比普通人生活得更好一些。但是父母毕竟只能陪伴儿女走一小段路,如果父母不在了呢?这些人且别说成才了,连成活也是个大问题。

  而且,父母的包办一个非常不好的潜在影响在于,导致孩子的依赖和懒惰心理,这种心理如果延续到生活之外,比如说工作上、人际交往上、待人处世上,就会特别可怕。因为在家里养成了依赖的习惯,导致了孩子不完整、不独立的人格。可是外面的社会不会像父母那样宽容,所以这样的人肯定会处处碰壁,难以成才。

  三辩:要想孩子断奶,得先父母断奶?

  正方:以父母独立影响子女之独立

  刘若谦(教育杂志编辑):小何的遭遇可以说是现代80后、90后青年生活的一个缩影,从小在父母的“糖罐子”里泡大,没有经历过大的挫折困苦。如此的“温室环境”如何指望他们能打拼天下?所以他们必须得独立,而在这之前,须是父母的“断奶”。作为父母,必须要认识到子女独立对他们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然后从自身做起,果断放手,让他们尽可能独立去面对这个社会,比如独立报到上大学、毕业独立租房等。要以父母独立的态度,去影响他们独立的精神,哪怕他们摔倒了,也不要立即过去搀扶。这跟孩子学会骑自行车,学会溜冰是一样的。久而久之,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反方:必要的引导和关照不可缺少

  舒近方(在京中央部委公务员):孩子的成长的确需要独立,但作为父母也不能不管不问。为了孩子“断奶”,而要求父母先“断奶”并不可取。我认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必要的引导和关照是不可缺少的。

  首先,父母的人生经历比孩子丰富得多。这直接带来大量的生活经验、教训可以传授给子女,能让他们少走许多弯路;其次,孩子终究是孩子,在他们身体、心智发育尚未完全的时候,过早对他们进行独立训练并不合适,反而容易造成心理、生理上的负面影响,比如身体营养不良或者孤独挫败情绪严重等,这就违背了教育的初衷。

  专家观点

  父母无权剥夺

  孩子独立机会

  祝贺(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奶瓶男”的出现,父母孩子都有问题。首先,类似新闻中的包办父母,对孩子生活的参与度实在太高了。虽然他们的动机是好的,但是效果和目的并没有达到,这就说明其中的做法是有问题的。成为一个为自己生活负责的人,这是每个人的权利。作为家长来说,是没有资格剥夺孩子实现独立的机会的。

  另外,就新闻中的男孩子来说,他跟父母的沟通仅仅停留在表面,他只是在抱怨父母限制了他的自由,“三陪”给了他很大压力,但是却没有从深层想一想,为什么父母会有这样一种包办行为。其实这个问题也不难想,就是因为孩子的表现让家长不够放心嘛。那作为孩子来说,积极的做法是应该让家长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努力,让家长相信,没有他们的“三陪”,自己也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为自己生活负责的人。

  众说纷纭

  家长不要

  乱拉“方向盘”

  孝悌:中国有句话叫“儿孙自有儿孙福”。就好像教孩子开车,当他要坐到方向盘之前,你要把他教好。等他已经坐到了方向盘前面在开车了,你就不要站在旁边一直拉他的方向盘,这样车子会晃来晃去,到最后很可能会撞车。

  灯下雨G荣:这样的父母是把自己的儿子当成自己生命的延续,是附属品,本质是自私的。

  战线莉莉:他们的儿子?不,他们的玩具!其实这样的例子还真不算少!

  枭飛沧海:爱是无私,但要讲究个“度”。

  襄阳人:不是孩子长不大,是大人不让他长大,这是不是中国独生子女的悲哀?

  本报记者张航 J067 实习记者牛伟坤 J191 制图吴薇 H114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