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8月28日讯(记者 刘雪莲) 听信招生人员宣传,以为不经过省招考院,就可被本科学校录取并取得文凭,交了一万元的“录取费”去学校一看才发现,录取自己的居然是不需要任何门槛的自考院校,想退学重新选择已来不及。2006年高校新生陆续开学报到,看准部分前一阶段落榜考生及家长急于上学的心理,在我省高考补录前,招生陷阱又频频被“挖出”,省招考院提醒达线考生要静待补录,不要轻信谎言。
“那位家长花了一万元钱,以为可以让孩子读个正规本科,去学校一看才发现,那居然是自考性质的”,市北区招办李主任提醒考生家长,一不小心,就可能落入招生陷阱。
据李主任介绍,那位家长在孩子第一阶段录取落榜后,特别着急,担心孩子没学上,所以当听到招生人员说,只要花一万元钱,根本不需要通过省招考院的录取程序,就可以被北京的某所高校录取,并且还会颁发正规的本科文凭时,就心动交了钱。“结果去北京一看,根本不是什么计划内统招,而是自考性质的”,李主任说,自考是宽进严出,没什么门槛,这位家长却花一万元给孩子买了个自考资格,真是不值。
省招考院有关负责人提醒考生,今年教育部三令五申,严格执行新生电子注册人数与国家下达招生计划相挂钩的政策,擅自突破规模招收的考生将不予新生电子注册,各高校在山东省的招生必须通过省招考院,考生的最终录取结果必须能在山东招生信息网上查到,否则就会成为“黑户”,没有任何保障。所以,对于某些高校有额外计划,可以“自主招生”的承诺,考生和家长一定要警惕。
450分以上、只要交齐学费就可以保证补录录取,专科二批重新征求志愿还未开始,部分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就开始频频向考生晃动“橄榄枝”,有的高校甚至还向考生发放了录取通知书。一些心急的考生为了早日有学上,就和学校签了协议交了钱。对此,省招考院有关负责人提醒考生和家长,统招结束后高校私自发放的通知书均属无效,考生的最终去向以省招考院的补录结果为准。
“去年,就有某高校和考生签订了录取协议,承诺多少分以上的考生只要唯一志愿填报这所学校,就肯定可以被录取,结果这所学校当年的生源特别好,录取分数线很高,最终部分分数稍低的签约学生根本无法被录取,而且有的学生还没有填写其他志愿,直接导致高考落榜”,省招考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学校的协议是无效的,一切以最终的补录结果为准。考生现阶段可考查补录学校,但不要轻易交钱入学,免得补录出现意外后悔不迭。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现阶段的高考录取中,考生最容易碰到的是以下四种招生陷阱,一是成人高校假冒普通高校;二是大学举办的高教自考助读班隐藏自考身份;三是个别民办高校承诺的将来可以实现的“试点本科”;四是招生骗子完全无中生有的假招生。
有关招生人员表示,对于前两种陷阱,只要考生和家长耐心咨询,并且多查看一些学校的资料,一般可以看出其中的猫腻。另外,对于那些正规院校的成教学院、自考助读班来说,做虚假宣传的一般是各地区的招生人员,而学校的招办人员会给考生负责的答复,所以考生和家长可咨询学校的招办。至于部分民办高校承诺的“试点本科”,大多还是期望中的事,考生要仔细判别,可向当地招生部门求证。而第四种招生骗子往往是最能“化腐朽为神奇的”,无论多低的分,只要肯花钱,就能上学,这一类是最需要警惕的。
所有通过正式途径录取的考生,其毕业后的学历都可以在网上查询,针对这一点,不少中介打起了假网站的主意。这些中介号称自己推荐的学校是计划内统招,并且可以在网上查询学历,但实际上,这些网站都属于“黑网站”,假冒学历查询。
据了解,教育部公布的官方网站网址为http://www.chsi.com.cn,这也是考生查询的正规网站。高考是国家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涉及人多,覆盖面广,关系到广大考生和家庭的切身利益。对于高考中出现的问题,希望通过正常渠道予以反映。为此,教育部特别公布打假举报电话010—68914154、招生诈骗举报电话010—66096242,考生和家长若遇“李鬼学校”,可打电话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