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在线留言
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 >> 幼儿教育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促进教育公平确保儿童受教育权利
来源: 中国妇女报      2011-10-14 14:21:00
 

新儿纲在“儿童与教育”领域设置了8项主要目标,18项策略措施,仍然把现行纲要中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作为主要目标,重点强调了促进教育公平,缩小差距,确保流动儿童和残疾儿童等弱势儿童群体接受义务教育。针对我国目前学前教育普及率偏低的问题,新儿纲提出了促进0~3岁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目标。

记者:“入园难”、“入园贵”已是社会突出问题,新儿纲将“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列为发展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将采取哪些措施?

答:投入不足、资源短缺、体制机制不完善、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长期制约着我国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入园难”、“入园贵”使学前教育成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短板”。针对上述问题,新儿纲将发展学前教育作为儿童教育的重点难点问题,制定了到2020年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学前3年毛入园率达到70%,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95%;增加城市公办幼儿园的数量,农村每个乡镇建立并办好公办中心幼儿园和村幼儿园”。

为实现上述目标,制定了相应的策略措施。一是落实各级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将学前教育发展纳入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二是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引导和支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三是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每个乡镇至少办好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大村独立建园,小村设分园或联合办园,逐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网络。四是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弱势儿童群体的入园问题。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对贫困家庭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入园给予补贴,努力解决流动儿童入园问题。

记者:新儿纲在“儿童与教育”领域特别强调了促进教育公平,应如何促进教育公平?

答: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是社会最关注的民生问题。促进教育公平,最大限度保障所有儿童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是儿童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是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所有儿童享有公平的教育机会。二是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教育发展保障机制,加大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校际差距。三是健全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努力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四是改善办学条件和学生生活条件,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能力,提高教育质量。

记者:我国流动儿童就学现状如何?政府将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解决流动儿童的就学问题?

答:2010年,全国流动人口数量已达到2.1亿人,流动儿童2700多万名。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流动儿童的权益保护。2008年,《国务院关于做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对符合当地政府规定接收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要按照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统筹安排在公办学校就读,免除学杂费,不收借读费。

目前,流动儿童中的大多数能够在流入地的公办学校就读,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在一些没有办学资质的民办学校就读,还有相当数量的流动儿童接受完义务教育后不能正常升学。针对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采取相应措施。

一是将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按照流动儿童的实际人数拨付教育经费,使流动儿童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二是挖掘流入地公办教育资源,提高流动儿童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三是加强对民办打工子弟学校的管理和扶持,帮助其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四是研究制定流动儿童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后升学的相关政策,制定流动儿童在流入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需要明确的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就读地参加高考,不等同于“异地高考”。(本报记者 高丽)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