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城市儿童超重和肥胖因呈快速上升的趋势,而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时,国外媒体也开始关注这一问题。最近,《今日美国》和《英国医学杂志》纷纷撰文,对中国少年儿童的肥胖问题表示关注。
《今日美国》在报道中称,中国肥胖少年儿童的增长速度就像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一样快,这引发了人们的担忧,中国孩子很可能也会遇到美国式的肥胖问题。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中国家庭的餐桌更丰盛,财富的不断增多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包括体力劳动减少,徒步或骑车出行的机会减少,经常坐车和长时间上网。根据中国教育部的数据,现在,在中国10岁—12岁的城市儿童中,有8%被认为是肥胖的,还有15%被认为超重。这已经接近美国的相关数据,根据美国卫生与公共事业部门2006年的报告,6岁—11岁的美国儿童中,有18.8%的人超重。
《英国医学杂志》则表示:中国在肥胖方面也在追赶西方的速度。1985年—2000年,中国肥胖儿童增加了28倍。中国医学专家认为,肉类饮食的增多、汽车使用的增加以及体育锻炼的缺乏,是造成肥胖的罪魁祸首。
在卫生部的新闻发布会上,国际生命科学协会教授陈春明也是发言的嘉宾之一,他认为肥胖会影响少年儿童的健康:“从我们对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的调查来看,还没有更多的证据来证明肥胖有带来疾病的危险。但肥胖会威胁7岁—17岁学生的健康,我们对2002年的营养调查做了分析,在7岁—17岁的学生中,肥胖、超重的孩子的疾病危险高于正常体重的孩子,他们的血压也高于正常孩子,包括我们所说的代谢综合征,就是血糖高、血压高、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都高于正常体重的孩子。”
最近几年一直参与中国少年儿童体质监测调查的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毛振明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说:“儿童体重超标的确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但更令人担心的是,我国少年儿童的体质已到了危险的边缘。”
毛振明认为,比“小胖墩”增多更为严峻的是少年儿童的体质问题。他说,“通过大量调研,我把大部分少年儿童的体质状况总结为4个字:软、硬、笨、晕。具体就是肌肉软、韧带硬、动作笨和前庭耳蜗神经晕。就拿最后一项来说,现在的体育课上,很少有老师教授关于倒立的课程,孩子的前庭耳蜗神经根本得不到锻炼和开发,长大后,直接的后果就是晕车、晕船、晕飞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