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的希望,但是,昨天记者从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了解到,国内首次针对0-3岁婴幼儿父母的一项调查显示,家长们对于婴幼儿的学能发展问题存在很多错误的或片面的理解。
这项由中华医学会进行的国内首次针对0-3岁婴幼儿父母“学能发展认知调查”的数据显示,相当一部分父母普遍缺乏对于0-3岁婴幼儿学能的认识。24%的家长认为宝宝的学习是“从8个月左右、学习爬行以后开始”,甚至有26%的家长认为宝宝的学习“从1岁左右,学走路、学说话以后开始”;虽有54%家长认为0 3岁的婴幼儿的学能需要特别加以培养,但是却有73%的父母将宝宝的学能简单理解成知识和各种技能的学习。对此,专家指出,婴幼儿的学能并不单纯是写字、背诗、算术、音乐等技能,而是运动、感知、语言、情绪、理解、自我服务、社会适应等诸多能力的综合体现。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童梅玲科长说,现在由于社会竞争激烈,很多家长怕自己的孩子不多学点东西,会被社会淘汰,于是就强迫孩子学这学那,但是他们对孩子学习能力的发展却并不了解。在行政机关工作的李女士,每天给1岁大的宝宝念唐诗宋词,谁知宝宝偏偏不配合,又吵又闹,李女士很头疼,但看到朋友的孩子2岁半就会背三十多首唐诗宋词,她也不想自己的孩子落后,一定要给宝宝最好的教育,一定要从小抓起!
对此,童梅玲表示,家长们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这种盲目的攀比心理是不可取的。许多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常常过于紧张、焦虑,这种态势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在培养孩子方面,父母要认真观察孩子的特点,按孩子原有的面貌接受他,不要用自己的框框去套孩子。最好的方法是通过生活和日常的活动、交流去观察他们,了解他们究竟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投其所好,再对孩子进行培养。并积极地为孩子创造适合他发展的条件,鼓励他大胆地去活动、去实践。在不断受到鼓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即使是能力较差的孩子),会逐渐形成肯定的自我概念,从而表现出乐观和自信,独立性较强,行为积极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