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调查显示青年追求时尚更在乎同龄人看法
|
来源:宁波日报 2007-5-6 17:08:00 |
|
“接触时尚的途径,朋友的推荐比大众媒体的作用更重要”、“年轻人之所以喜欢过洋节,主要是对过洋节的形式印象深刻”、“对时尚的理解主要是自由、自我、放松”……不久前,团市委以青年时尚与青年行为为主题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青年人对时尚的追求更在乎同龄群体的反映。
这次调查主要采取被访者自填问卷的调查方法,调查对象为我市14至35周岁青年,调查范围包括公司白领、公务员、医生、大学生、中学生等青年群体。在“有关接触时尚信息途径”的调查中,“朋友介绍”的作用远远超过代表大众传媒的“网络、电视、杂志”的作用。青年人在接触到一项自己喜欢的事物时,也总要忙不迭地向自己的朋友推荐。接受调查者被问及“有喜欢的东西是否会向他们的朋友推荐时”,77.7%的人表示会介绍。青年人更倾向于获得同龄群体的认可,也更在意同龄群体的不良评价。青年人对于家长、老师的不理解不认同而简单归之为“代沟”,他们不会因为长辈的苛责而归咎于自身的品位或追求的时尚有问题。而同龄人群体对他们本身表达出这样的困惑时,却会引起他们自身认同的恐慌。
青年人对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的理解有何不同?调查者设计的问题是测量“传统节日和西洋节日有什么样的区别”。统计数据显示,他们对两者的理解本质上没有差异,偏好主要是在过节的方式上。很多青年人无法清楚回忆如何度过中秋节、端午节,而对圣诞节的欢度方式记忆犹新。
从国外传入的街头文化、DJ、街舞、说唱是目前比较另类、比较具有独特性的一些时尚文化。调查发现,青年群体对这些文化具有很高的认同感,超过半数的人愿意尝试这样一种文化,有部分人已经是这些文化的实践者。这些时尚文化到底有哪些特质吸引青年群体?青年人说的最多的是“自由”、“自我”、“放松”。青年人认为,这些时尚文化不是主流文化,没有正统的规则和严格的限制,青年人可以摆脱固有的等级制度和规则体系,任何人进入这个群体时都是平等的。调查发现,已经参加工作的青年人和青年学生在选择参加这些时尚文化时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对于已参加工作的群体来说,这些文化娱乐功能、宣泄情绪的功能更重要,而对于学生群体来说,这些文化的自由、自我则更关键。
青年人对时装这样最能直接体现个人的喜好和个性的物品,追求的是独一无二。调查发现,在选择时尚消费品时,青年人更看重消费品所具有的符号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当被问及买手机主要考虑什么时,接受调查的人选择“身份标识”和“别人都买”的占了60%多。与此相应的是,他们对手机使用的功能最多的是短信功能,而不是接打电话,而他们选择购买手机时,看中的更多的是娱乐功能或者外形,而不是电池待机时间等。 |
|
|
 |
热门推荐 |
|
|
|